非遗品牌创新实践:着力“日用”化为“不觉”
由知识化为技能,由技艺化为实物,非遗的生命力在人民生活中,在足够充分的“日用”之中化为“不觉”。经由一件件作品和喜爱之物,人们抵达非遗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精神得到滋养,生活因之美好。
非遗品牌创新实践总是如此,伴随着非遗的社会能见度、群众认可度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主要行动者的非遗传承人群,采用不同的路径,带来不同的成果,进而描绘出非遗助力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多元图景。
非遗为核 推动设计升级
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设计的不竭源泉。在创新实践中,多梯度、多维度地利用非遗元素,挖掘非遗衍生文创产品的产业化潜力与市场化发展路径,以此提升文化创意的质量,提炼展示中国设计的风格与特色,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增长,是新时代中国设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让非遗以更新的面貌、更多样的方式、更迷人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创产品做得好不好,市场往往会给出一个相对直观的评价。现在已经有不少产品做到既符合非遗传承发展规律,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很值得其他相关产品借鉴。”北京联合大学青年教师杨慧子表示,在打造以非遗元素为基础的文创产品时,设计师应在深入了解相关非遗项目的前提下进行,可以先向非遗传承人学习相关技艺,再根据技艺特点进行研发设计。
“对非遗项目的展示推广,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非遗项目的‘造血’能力,也可对非遗项目进行反哺。”杨慧子的这一观点在2022年8月举办的“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中得到印证。
“我们邀请了42位非遗传承人、32位艺术家设计师和18个设计品牌,共同演绎四时八景的江南文韵,让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创产品以及运用非遗元素的当代设计共同在文人书房等现代生活场景中呈现,并与江南古歌、江南丝竹、江南文学等组成视听俱佳的立体场景。”该展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章莉莉认为,推动“非遗+设计”创新融合,不仅可以让设计有意趣、有风韵、有高级的美感,更有助于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连接,起到对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性保护的效果。章莉莉还认为,目前许多非遗品牌跨界汽车、科技、建筑等多个领域,都有助于让大众扩展对非遗的想象力。
激发动力 助推乡村振兴
我国广袤乡村是非遗植根的土壤,也是非遗施展力量的舞台。非遗品牌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运用现代思维,打造富有乡村特色的产业体系,用老手艺讲述新故事,以小物件改变大生态,在引领乡村文明风尚的同时,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拓宽乡村发展道路,正成为描绘乡村新面貌的重要载体。
青海刺绣是青海民间传统刺绣的简称,包含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贵南藏绣、河湟刺绣、蒙古族刺绣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阶段,青海刺绣凝聚起各民族奋进精神,担当了重要的产业发展角色。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苏晓莉和团队开设了青绣就业基地和非遗就业工坊,实行“工坊+基地+能人+市场”的就业帮扶措施,形成了“企业+绣娘+贫困户”的生产销售经营模式。如今已吸纳近140家工坊,年收益总额突破两亿元,长期就业人数近15万,大大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早期的就业基地和非遗工坊大多以生产加工半成品为主,对于传统技艺基础薄弱的村民来说容易学、上手快。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村民们的底子逐渐扎实了,我们打造青绣品牌的步伐又迈进一步,重点是解决刺绣产品相对单一、受众面相对窄等问题。”苏晓莉还介绍,目前,青绣联合高校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借鉴苏绣、蜀绣、粤绣等特点,融入时尚产业,开发出200多款有现代风格的绣品。“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也已设立起来,通过“产品研发、技能培训、展销数据分析”等多个模块,为青绣品牌做好科学“画像”,让村民更快更准地对接市场。
土布纺织技艺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现在为人熟知的另一个身份是传梭博物馆馆长。经过21年技艺积累、3年场地选择,郑芬兰把从母亲手中接过的针线,发展成了一座展示纺梭历史、乡土文化、手工技艺的乡村博物馆,一个集市民休闲、游客参观、研学教育、手艺活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会客厅。传梭博物馆于2022年5月26日开放,常态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作为一座年轻的博物馆,镇馆之宝是郑芬兰寻访村落所获及他人捐赠的各类纺梭2.2万余件(组),核心功能则是“传习”与“造物”,前者有纺织技艺十二道工序演示、完整的传承谱系以及多种传统手工技艺作为诠释;后者联动新锐力量,开展布与竹、织与宿、食与木等一系列“造物计划”,充分聚合村民、返乡创客和手艺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希望能用非遗品牌转化乡村产业,建构起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连接城乡,让消费变成一种文化体验的过程,变成美的享受,留下美好记忆。”郑芬兰说。
引领消费 提炼文化标识
非遗与所生所长的地域生态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因而具有提炼地方文化标识、促进地方文化消费的先导优势。近年来,在各类博览会、展销会、国际交流活动中,非遗频频出圈,引发社会关注。在各类文化产品乃至不同领域的消费品中,非遗元素也成为点睛之笔,引发消费热潮。究其根本,是非遗点燃了人们对于一方文化的向往与兴趣。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媛媛把自己定义为“非遗经纪人”,坦陈自己一直在思考非遗品牌的更多可能性。在李媛媛心中,非遗也可以作为产品包装、宣传。几年间,李媛媛策划了近60台非遗展,参与打造的“故宫以东·城市盲盒”数字沉浸式体验空间成为文商旅融合的破题之作,后者将兔儿爷、扎燕等非遗项目以数字化的手段展示出来,与观众互动,结合老字号、文创、景区、服饰等元素共同营造沉浸式体验的城市文化氛围。这一探索用文化力量推动区域升维,为业界提供了重要经验。“我们其实就是把非遗传承人、非遗品牌进行转译、链接和再创,把非遗中包含的地域文化知识、理念、审美翻译给民众和消费者,进而挖掘出非遗的产业价值,促进文化消费。”李媛媛表示,通过IP提取、玩法赋能、空间激活、情感代入、故事演绎和体验升级等多种途径,非遗就能开拓出文旅新场景,打通文化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本着艺术品实用化、实用品艺术化的宗旨,将传统的非遗元素融入当代生活,创作了内画艺术酒、内画茶具、内画酒具、内画办公文具等等150多个新品种,并与企业合作推出内画定制服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在做好衡水内画技艺传承的基础之上,创立了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衡水内画非遗工坊等品牌,不仅实现了经济转化,还先后培养了4000多名内画从业人员,为行业发展输出了大批人才,让衡水内画参与了更多生活场景、适应了更新市场需求,带动了更多文化消费,促进了周边地区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报记者 王 彬 实习记者 王添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