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这里的人们爱山歌

发布时间:2023-04-13 10:35:00来源: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在武鸣,自古以来就有民众汇集起来唱山歌、听山歌的习俗。这里的人们一大早背一壶水出门,只为了在歌圩上一展歌喉。不到500米的江滨路两侧,近30个对歌点密密麻麻,以“歌海”喻之,也不为过。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城乡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正在开展线上歌圩展演活动,也尝到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山歌的甜头。

  清晨6点,天还没大亮,陶自家的手机就响了:“今天县城有歌圩,已派人去江滨路占位,速来!”电话那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潘宝山,也是陶自家的歌友。

  家住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府城镇文泉村的陶自家,今年69岁,声如洪钟:“我从四五岁起就唱山歌,哪里有歌圩,就往哪里赶。山歌使人年轻,让人快乐。”

  在武鸣,自古以来就有民众汇集起来唱山歌、听山歌的习俗,每场数百至上万人,唱和竟日,形成“歌圩”。和别的地方村里人赶集不同,这里的人们一大早背一壶水出门,只为了在歌圩上一展歌喉。

  山歌传情达意、沟通人心

  村里到县城30多公里,摩托车载着陶自家到县城,已是上午10时许。不到500米的江滨路两侧,近30个对歌点密密麻麻,以“歌海”喻之,也不为过。

  一块“武鸣壮乡歌圩”的横幅前,聚拢了一二百人。潘宝山夫妇是这个场子的主角,陶自家是最活跃的客串和龙套。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不下20个歌手轮流登场,偶尔还有观众即兴“斗歌”。陶自家抬手指向不远处:“每逢下午两三点钟,这里最是热闹,江滨路两边人山人海,简直歌声震天。”

  “唱山歌嘞,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随着经典电影《刘三姐》走进千家万户,这一旋律几乎家喻户晓。近十几年,“壮族歌圩”“壮族三月三”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歌圩基础上形成的“壮族三月三”,2014年起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假日。

  千百年的传唱承袭中,广西很多地方有赶歌圩的习俗。歌圩有节日性质的,也有临时的,大家聚在一起,最热闹的活动就是对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甚至以歌代言。据民俗学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广西各地成规模的壮族歌圩有600多处,其中90多个歌圩日选择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举办。在武鸣,除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每月29号(2月是28号)也是固定的歌圩日。从1980年至今,每逢歌圩日,来自武鸣周边的群众就自发来到江滨路,在道路两边的空地自设歌台,一唱一和,歌声飞扬。

  “壮语山歌的句式主要有五言四句、七言四句,韵律也独具特色,上一句的尾字常与下一句中间一个字互相押韵。”广西山歌协会原会长覃祥周说,歌圩中对唱的山歌类型非常丰富,有生产歌、生活歌、农事歌、季节歌和情歌,等等。歌者往往是即兴创作,套用某种唱腔和句式,根据现场环境随机应变组织歌词内容。

  这里的人们爱山歌,过节时唱,劳作时唱,走路、独处时也唱;这里的山歌包罗万象,有热烈的、华丽的、风趣的、直白的、叙说的,也有空灵的、清新的、含蓄的、思辨的、咏叹的;对这里的人们而言,山歌是内容,也是载体,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它们有传情达意的功能、沟通人心的作用,更承载着文化传承的自信与自觉。

  “山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有两个孙子,一个12岁,一个5岁,都是山歌迷,都喜欢黏着大人赶歌圩。对我们来说,山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唱罢一曲,潘宝山夫妇娓娓道来。1958年出生在武鸣农村的潘宝山,因为唱山歌,与比自己小5岁的潘少香相爱、成家。如今,夫妇二人都是非遗传承人。年过花甲的他们能够出口成歌,甚至可以连续对歌六七个小时不歇场。

  “武鸣处处是歌圩。”在南宁市武鸣区文联主席李维看来,传统歌圩活动与近年来兴起的广场舞相互促进,让唱山歌成为当地城乡群众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歌圩,不仅有传统山歌,也有时代之歌。人们歌唱生活的滋味,歌唱时代的风貌,把好日子放在歌里过。

  武鸣的山歌资源丰富,爱唱山歌的群众也很多。2010年5月,武鸣成立了山歌协会,在城区最繁华的路段开设“武鸣壮乡歌圩”,在13个乡镇设分会,在各乡镇设立山歌日。武鸣还以培养非遗传承人为抓手,每年开展歌手评选活动,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山歌传承人均有传承的经费补贴,“武鸣壮乡歌圩”也有了经费支持……一招接一招,让武鸣的山歌后继有人、越唱越响亮。

  “山歌协会刚成立的时候,每个乡镇参加活动的群众也就十几个人。如今在武鸣城乡,能经常出来参加山歌活动的群众,不少于1万人。”46岁的韦秋岑是南宁市武鸣区民族中学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山歌传承人,曾担任过两届武鸣山歌协会主席,回忆起山歌协会的成长壮大,她深有感触:“在歌圩的发展中,政府的扶持久久为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歌圩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武鸣城乡爱山歌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唱山歌不仅出于热爱,更有了一份责任感和荣誉感。2010年,武鸣被原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2012年被评为“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广西首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真心千年永不变,诺言重重重如山,情义刀割割不断,山歌时时在嘴边。”从刘三姐的传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种版本的舞台剧《刘三姐》、经典电影《刘三姐》,再到彩调剧《新刘三姐》,山歌艺术在八桂大地上薪火相传、拔节生长。武鸣处处山歌响,人们切身感受到生活是滋养山歌艺术丰沃的土壤,山歌艺术在服务人民中得到了丰厚的馈赠,更感受到传统山歌随时代变化不断焕发的蓬勃生命力、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适应新媒体给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唱山歌太有意思了!”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庆乐小学的黄芯姚,是个小山歌迷。庆乐小学始建于1950年,是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歌圩的5个传承基地之一。2009年,学校创办的合唱团,如今已在武鸣乃至广西都小有名气,连续多年参加南宁市“壮族三月三”艺术节的开幕演出。9岁的黄芯姚就是合唱团一员。

  在庆乐小学校长黄彦安的心中,村里的孩子有唱山歌的天赋。他们努力呵护孩子们爱唱山歌的兴趣,每天的大课间操活动,都组织唱山歌、跳山歌操。2015年,学校来了专业音乐教师,孩子们的山歌传唱积极性更高了,合唱团还把红色文化融入山歌,编排成情景剧。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城乡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壮乡歌圩的未来,需要适应新媒体给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馆长余燕鸣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开展线上歌圩展演活动,也尝到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山歌的甜头。

  2020年,武鸣举办了“壮族三月三”云上歌圩活动,13个乡镇的歌手借助网络隔空拉歌对歌,网络直播受众超过10万人次。云上歌圩连续举办的这些年,年年网络人气上涨。2022年,原创山歌《壮家五色饭》在网上展播后,成功入围广西新民歌大会线下竞演,并获得优秀作品奖。

  武鸣的歌圩还上到“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至今,这个云平台上已组织了10余次壮乡山歌展演,100多位武鸣山歌歌手上网参加表演,共推出1000多首新山歌。

  也因为有了互联网,如今合唱团的孩子们每周都能通过网络云课堂,在线参加各地知名音乐教师的音乐课。

  “互联网真是个奇妙的世界,打开手机,随时都有人在听你唱山歌,随时都可以找到人跟你对山歌。”热衷赶歌圩的潘宝山,也喜欢刷手机短视频,他自己觉得满意的山歌,也会找人制成短视频在网上分享。现在,潘宝山、陶自家和他们的歌友最盼望即将举办的2023年武鸣“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期待在家门口一饱耳福,与歌友们切磋歌艺。(邓建胜)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