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我们这样干⑨】瞧,“陆上港口”这一派闹忙!
【春天里,我们这样干⑨】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刘梦
“在集装箱里装上支架,汽车能装两层。但我们恨不得把集装箱再撑大一倍,才应付得了唰唰来的订单。”一家汽车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徐宗林说。
“白玉菇、蟹味菇泰国市场占有率70%,希望班列再开多一点。”成都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德成说。
“产线尽头就是集装箱,车间隔壁就是铁路港,班列速度再快点,我们的市场就更大啦!”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怡说。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采访,记者深切体会到了企业的急不可待!
成都国际铁路港是中欧、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中老、中越等班列的集结地。在这里,放眼望去,各色集装箱层层堆叠,成排的龙门吊忙碌装卸,“陆上港口”名不虚传。
“我们现在接到的班列需求订单,是班列运能的3倍以上,最多的时候高达六七倍。”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主管梁敏告诉记者。
千百年来,富饶的天府之国常受世人艳羡,然而受制于蜀道难,川货出川尚且不易,更别奢谈跨洋出海。
“2013年,蓉欧快铁从这里首发,我很荣幸担当了首发司机。”成都机务段司机仲俊澜说,十年后的今天,蓉欧快铁已纳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火车头由韶山电力机车换成“和谐号”,时速从80公里提升至最快120公里,司机由10人增加到500多人。
日益壮大的“钢铁驼队”,让四川突破群山阻隔,加快了融入全球的步伐。
“中欧班列的编组结构,最初一列只有41辆,后来逐步增加,现在已经到了55辆。”在成都北车站调度指挥大厅里,几名穿着荧光背心的工作人员紧盯大屏幕,手持对讲机,指挥着工人抓紧进行车站和线路改造升级。他们告诉记者,列车不断加长,对车站和线路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造升级一直都在做,今年更是抓得紧。
这个春天,四川正以更稳的车、更畅的路,满足生产企业需求,让川货出海更快、更便捷。
“往北增开了下卡姆斯克、萨拉托夫等近10个新站点。公共班列模式让客户能以单柜为单位进行订舱,大家‘拼车’,操作更灵活。”梁敏介绍,目前,像电视、电脑配件、按摩椅、汽车发动机、洗碗机等高货值产品,正通过北线公共班列进行运输,单列货值最高达6000万元。
“南边势头也正猛,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梁敏说,“南沙—成都—俄罗斯海铁联运班列,实现了中欧班列与南向通道的高效衔接。四川正联合相关方面整合铁路、海运资源优势,拓展南向全程物流、集装箱共享、海外仓等服务。”
站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向外,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老班列、中越班列等多向大通道的不断开拓,加速与世界接轨;向内,则是“毛细血管”的不断疏通,铁路港与德阳、绵阳、广元等地通过“枢纽+网络”运行模式,让班列效应辐射四川各地乃至成渝双城经济圈。
“德阳的机械配件、绵阳的电子产品、乐山的茶叶等等,都能直送国外;南充的鞋业用上了德国的生产设备,泸州的饲料厂用上了哈萨克斯坦的麦麸颗粒……”梁敏说,随着成都、眉山、绵阳、德阳、乐山等地企业加速向外抢订单、拓业务,班列货源结构正在全面优化,出口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进口商品品类越来越丰富。
“急不可待”的催促声中,川货出海的通道越来越畅通了。2023年从四川开行的中欧班列再次跑出“开门红”:1月1日至2月15日,成都北编组站选配中欧班列超过130列,同比工作量增幅4.8%,车辆中转效率提高6%,发送车数增长13.5%,发送货物吨数增长17.4%。
在这个进出口贸易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春天,《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建设发展机会清单》因时发布。循着机会清单,投资者纷至沓来。当前,铁路港的政策优势和枢纽功能,正加速转化成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