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11月非遗传播活力总值上涨10.64%

发布时间:2022-12-20 10:51: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11月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非遗传播活力总值上涨10.64%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2年11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13324,其中省级非遗活力值为3916,地级市非遗活力值为5899,县级市(区)非遗活力值为3509。

  一、总体情况

  (一)地域情况

  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全国非遗活动增多,传播活力总值有所提升。“活力汇总展示”板块中,由于全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逐渐落实,多地非遗活动逐渐增多,全国非遗传播活力值较上月总体上涨10.64%。其中,北京、上海、山东位居活力汇总展示页面省级前列。广东广州、福建泉州、四川成都位居活力展示页面市级前三位。湖北黄梅、浙江江山、贵州雷山位居展示页面县级前三位。

  “地区活力展示”板块中,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优势,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平缓增长。

  “地区活力进步展示”板块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均有城市进入前三位。其中,广西河池(西部,进步463位)、吉林延边(东北部,进步444位)、湖南益阳(西部,进步435位)。

  (二)非遗传承人

  传承人传播活力总值小幅上涨,活跃非遗传承人数量增多。本月,非遗传承人活跃度总体小幅上升,传播活力总值相较上月上涨4.7%。同时,进入榜单的活跃非遗传承人数量从上月的492名增加到本月的511名,涨幅为3.9%,活跃非遗传承人数量多有增加。

  “中国茶”列入世遗名录,制茶技艺传承人传播活跃度提升明显。本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拉高了制茶技艺相关传承人非遗传播活力值。其中,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昶、黑茶制作技艺(千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胜夫较上月进步明显,分别进步448位和411位,活跃度明显提升。

  (三)非遗老字号企业

  传播活力总值大幅提升,活跃非遗老字号企业数量增多。本月,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非遗老字号企业活动有所增加,传播活力总值较上月大幅提升,从上月的2425增长至本月的3213,涨幅达32.49%。同时,活跃非遗老字号企业数量,从上月的189家增长至本月的224家,增加35家,涨幅达18.5%,非遗老字号企业传播活跃度有所提升。

  传播活力进步超50位的企业近九成为食品药品类。本月,由于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个人进一步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不少人开始储备食品和防疫药品,非遗传播活力进步超50位的非遗老字号企业中,接近九成(86.47%)与食品药品相关。其中,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寿仙谷)、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明兴)等相关企业进步均超过134位,提升明显。

  (四)非遗门类

  传播活力总值基本持平,传统戏剧类持续领先,民俗类提升明显。本月,所有门类非遗项目传播活力值与上月基本持平。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活动相继举办,推动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传播活力值遥遥领先。同时,贵州、浙江等地先后举办苗族鼓藏节、苗年、水乡社戏等民俗活动,拉动民俗类非遗项目传播活力总值大幅提升,较上月上涨27.16%,涨幅明显。

  二、典型事件

  (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世遗,相关项目传播活力值显著提升

  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涉及我国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因为茶叶资源丰富、制茶技艺较多、非遗传播活动多样,浙江(西湖龙井)、四川(南路边茶)、江苏(富春茶点)等进入非遗传播活力榜省级前十,安徽(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云南(滇红茶)、福建(铁观音、福鼎白茶)并列非遗传播活力进步榜省级第五;浙江杭州(西湖龙井)位列非遗传播活力榜市级第四,湖南益阳(千两茶)进入非遗活力进步榜前三。绿茶、乌龙茶、黑茶等制茶技艺占据传统技艺项目分类榜前20名中的11个,占比为55%。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民俗位居民俗类非遗项目传播活力榜前列。

  (二)贵州、浙江等地举办民俗活动,拉高非遗传播活力值

  11月,贵州、浙江等地举办了苗年、苗族鼓藏节、水乡社戏等民俗活动,提升了当地民俗类非遗项目活跃度,传播活力值显著提升。贵州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轮番过起了“鼓藏节”“苗年节”“侗年节”,通过打糍粑、品油茶、赛歌斗舞、共享长桌宴等民俗活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浙江绍兴举办了首届“水乡社戏”系列展演活动,以雅俗共赏的水乡社戏,展现了鲁迅故乡的民俗风情。受此影响,浙江位居非遗传播活力榜省级第五,贵州位列非遗传播活力进步榜省级第五,贵州雷山位列非遗传播活力进步榜县级首位。

  (三)非遗交流活动助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11月,文化和旅游部以及陕西、贵州、宁夏等地通过多种形式的非遗主题交流活动,促进了内地与香港,我国与相关国家的交流,助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在我国香港举办的中华文化遗产和国际非遗交流系列活动,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华非遗传承精品展展出300余件非遗精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在摩洛哥举办的“乡情国韵·非遗焕新——中摩非遗巡回展”,展出了600余件中摩非遗手工艺展品,增进了两国非遗手工业交流合作;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陕西非遗之美——主题线上摄影作品展”、“贵州非遗文化展”暨贵州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塞上江南,宁夏非遗”线上展,分别展示了陕西、贵州和宁夏非遗精品,展现了独特非遗魅力,有效推动当地与巴黎、悉尼等城市的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受此影响,陕西、贵州和宁夏等地非遗传播活力值均较上月有所提升,其中陕西位列非遗传播活力榜省级第四。

  (四)海南、广东、浙江等“非遗进校园”活动拉近与青少年距离,提升传播活力值

  本月,海南、广东、浙江等多地以青少年为传播主体,通过“非遗少年说”演讲比赛、故事讲述大赛、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拓展了非遗在年轻人群中的传播。海南民间文化艺术季“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展演活动,从全省挑选以往“非遗进校园”开展成效较好的学校及学生代表参与展演,展示了海南非遗的魅力;广东“非遗少年说”青少年展示展演评奖活动,展示了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及其文化内涵;第五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通过民间故事讲述的方式,拉近了孩子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相关活动明显提升了当地非遗传播活力值。其中,浙江位列非遗传播活力榜省级第五,广州位列非遗传播活力榜市级首位。

  未来一到两个月,国内多地区将迎来疫情峰值。非遗相关活动的举办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随着2023年元旦来临,预计各地将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非遗展演展示、互动体验和宣传推广活动。综合而言,下月非遗传播活力值或将出现一定的起伏。(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供稿)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