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消防站里,“大脑”灵光“地图”准

发布时间:2022-11-10 09:16: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2年9月30日19时9分,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车水马龙,进入拥堵的交通高峰。一个小区的地下室突发火情。接到火警电话后,7部消防车、35名消防指战员在9分钟内抵达火灾现场,迅速解决战斗。这段故事里隐藏着不少信息:消防站与火灾地点的距离达3.3公里,需通过数个红绿灯,即使在凌晨不堵车的情况下,这段距离开快车也需要12分钟。消防车是如何跑出这般加速度的?

  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双榆树消防救援站,在消防指战员的日常训练和工作中,读懂了这样的道理:一点一滴的加速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源于消防救援队伍经年累月的创新和坚持。

  在回答记者问题时,站长黄勇的一句话“我们的‘大脑’转得快,我们的‘地图’画得准”道出了秘诀所在。原来,他们的“大脑”和“地图”都大有来头。

  在“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背景下,海淀区城市大脑建设应运而生。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借此优势,聚焦消防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了智能治理开放平台体系。于是,消防救援任务既有数据算法支撑,也有切实可行的实景拓展应用作为辅助,救援效率大大提升。

  “能在最短时间抵达救援现场,就是得益于智能治理开放平台。”黄勇解释道,执行任务时,“城市大脑”不仅可通过智能终端为消防员推送最优路线,而且可统筹调整消防车沿路的红绿灯,保障消防车尽早抵达救援现场。

  “这‘大脑’的聪明之处还在于,不过多影响车道上其他社会车辆的行驶。”黄勇说,“我们因此没少得到市民的点赞。”

  在防灭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消防智能终端凭借“城市大脑”的运转,可反馈给消防站辖区内的各类安全隐患,方便消防指战员根据信息迅速找到安全隐患点,也使散在各处的自防自救力量统筹起来,随时可调动。

  但消防指战员们不满足。

  “关键时刻到达得快,作战速度也得快,这离不开消防指战员平日里的观察和积累,离不开消防站对辖区所有建筑的熟悉掌握。”副站长马桃一口气说出了一串“熟悉”:熟悉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情况,熟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分类和分布情况,熟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筑物结构和使用情况……

  “这是支队提倡的‘六熟悉’。”马桃告诉记者,每个队员每个星期至少到各自负责区域调研三个半天,很多指战员每逢闲暇都去“溜地理”。

  “溜地理”是消防站30多年来的好传统,在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消防指战员仍坚持用脚步丈量辖区,用心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辖区内建筑物的细节。调研回来后,再将信息绘制成图或制作成表,上传到消防智能终端。

  这便是消防指战员口中那精确的“消防救援地图”——辖区消防救援信息图表。

  这“地图”在纸上,在云端,更在心里。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消防指战员用这种方式丰富和完善着信息。遇到紧急任务时,每个队员都能根据它迅速提出方案,包括从哪个通道进入、可在哪里借助设施控制火情、又从哪里可安全撤离……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图大略,落实在一个个消防员身上,便是这般具体、务实,又处处洋溢着“竭诚为民”的价值追求。

  救援的加速度,正源于此。

  记者结束采访时,遇到调研归来的站长助理、战斗班班长罗伟。他和战友们准备加个班,把刚得到的新信息写成《作战信息卡》,补进“消防救援地图”。

  夜幕已降临,几个小伙子向着“作战指挥室”一路小跑。他们身后,北三环西路的居民区已亮起了灯。双榆树,这个被消防系统称为“首都最忙”的消防站,融进万家灯火。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