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拓展出口增长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2-11-03 09:31:00来源: 经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需求在极度宽松的宏观政策刺激下大幅回升,而供给端则因产业链受阻明显减弱。中国因为工业体系健全、制造业生产能力强大,在全球供求平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出口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全球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发达国家生产和生活成本大幅上升,也给中国出口带来了新机遇。加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带来出口新的成长空间,以及国家一系列支持出口政策落地,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但是,展望未来,国内出口依然面临不小的压力。美联储在半年左右时间内连续大幅加息,对全球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大扰动;80多国跟随美联储加息,全球货币政策收紧成潮。全球通胀“高烧不退”引起生产和生活成本高位运行,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力度紧缩则导致国际流动性大幅收缩和融资成本迅速上升,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持续增强的下行压力。

  今年以来,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权威国际经济机构多次下调本年度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指标。市场普遍认为,在乌克兰危机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之下,欧洲经济很可能会于四季度陷入衰退,而美国经济则也有可能于2023年出现一至二个季度的负增长。在此背景下,全球需求增长必然大幅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将相应下行。8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预测下调了1.7个百分点,由之前预测的4.7%大幅降至3.0%。

  我国是出口第一大国,目前出口额占全球出口市场15%多的比重。根据历史数据,我国出口增速与全球出口增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相关系数约为70%。世界经济大幅下行,部分主要经济体走向衰退,国际需求必然相应收缩,我国出口也将承受相应压力,这在近期出口增速中已可见端倪。

  尽管如此,我们仍应看到作为第一出口大国的出口增长潜力,并努力拓展出口增长新空间。

  我国具有较为明显的全产业链优势,这种优势在获得出口机遇和保障供给能力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随着发达经济体疫情变化,我国宅经济商品出口一度增速很高,新能源汽车出口出现大幅增长。

  政策引导和支持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月份国常会部署了支持外贸的33项举措,9月份又追加稳出口相关政策,持续针对新的形势变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多项举措落地。

  今年是RCEP落地生效的第一年。在RCEP互惠关税推动下,东盟对我国出口需求显著增加。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RCEP对我国出口增长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与东盟“替代”效应相比,RCEP“创造效应”可能更为显著。经测算,RCEP对我国主要产品的出口“创造”效应约为2.4个基点,显著强于主要产品的“替代”效应0.3个基点。正因如此,今年1月至8月,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平均增长率为19.5%,高于对美国12.6%和欧盟18.5%的出口平均增速。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未来RCEP的进一步实施会对我国出口增长带来重要积极影响。

  乌克兰危机推升欧洲能源价格,导致欧洲经济被动“去工业化”。而我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规模,对欧洲对外投资具有较强吸引力。今年1月至7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3%,其中来自德国的投资同比增长23.5%,增速创历史新高。来自德国的投资较多集中在汽车、食品、制药、化学等行业,占到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近70%,较2021年65%的份额进一步扩大了5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承接了不少来自欧洲的制造业产业外迁,对于我国汽车、化工类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的出口供给能力。欧洲制造业外迁转移,虽然会使其制造业生产端暂时受阻,但欧洲制造业相关产业需求短期内难以迅速消失,这种供需失衡矛盾增大了欧洲对外的制造业产品需求,有利于我国在汽车和化工等领域出口市场的开拓。

  近年来,欧洲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无论从进口总额还是结构来看,中国对欧洲在机电、金属、化工、汽车等领域的出口均占有较大份额。2021年以来,欧洲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与欧洲能源成本上涨高度相关。能源价格上涨大致可以解释其PPI的上升,导致PPI-CPI剪刀差走扩,从而推动欧洲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工业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从中间产品和非耐用消费品来看,欧洲本土工业产品的价格劣势较为明显,相关企业利润空间正在收窄。以非耐用品为代表的本土生产活动目前并无明显衰退,说明企业成本压力仍然有向下传导的余量,进口商品在未来仍然可能继续扩大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因此,中国对欧洲出口在相对价格上存在一定优势,有助于推进中国对欧洲出口增长。其中,部分行业如钢铁、化工、运输设备等对欧洲出口可能保持高增长态势,对欧洲出口占比较大的机电类产品则可能温和增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连 平)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