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报喜不报忧 年轻人和父母如何“靠近”彼此
9月28日,《南方周末》在其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访谈了3个家庭,一些中国式代际关系的细节和矛盾逐渐展开,人们或多或少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和父母相处的痕迹。这也让我想到自己和家人的相处。
每天和妈妈一通电话,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电话那头,她会告诉她的近况,但大致意思就是:不用担心,她很好。
可这句话的背后,我知道:她不太好。今年5月,她忍了一晚疼痛,等到医院开门:肾结石。要做激光碎石,过程有点难受。
她只是一个劲儿在电话里告诉我:医生说结石小了很多,要喝很多水,肚子胀,叫我不要担心。今年8月,她去医院检查妇科,查出老年性阴道炎,需要独自面对妇科检查和治疗过程,体验也不是很好。
我远在北京,距离足够远,我几乎体会不到她独自就医的恐惧和担忧。
我也不好。上半年几乎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也几乎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律,吃上了抗抑郁药。随后换工作,又是处于一段适应期。但我也只会打电话告诉她:我换了一份可以早点下班的工作,每天居家隔离,真舒服。
我们俩人都假装欺骗对方自己过得很好,但实际上呢?各自有各自的鸡毛蒜皮。而我相信,这种母女关系在中国社会一定非常常见,报喜不报忧,不想让对方为彼此担心。一句话,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明明是具备血缘关系的母女,到头来好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仔细想想,“报喜不报忧”最适合的关系应该是上下级,下级给上级只汇报好消息,以博取青睐和升职加薪的机会。可她是我的妈妈,我们俩硬生生地把关系陌生化,看上去是为彼此考量,实际上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
很显然,这样的关系很压抑,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意味着双方都没有把彼此纳入自己的生活圈,一方面可能是害怕对方担心,另一方面可能是即便真的发生糟糕的事情时,对方也似乎没有办法解决,与其增添烦恼,不如不说。
久而久之,双方交流越来越少,亲密关系也逐渐淡漠。“报喜不报忧”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隐忍的爱。我们的社会不鼓励表达脆弱,更不鼓励表达爱,父母和子女好像在某个年龄段突然达成了共识——不要给对方造成麻烦,这是爱的表现。
但不暴露脆弱,怎么是爱呢?亲情的价值该如何展现?
比如,当你在父母面前告诉他们,你一切都好。父母也许会受挫:“孩子好像不需要我,我的价值该如何体现?”当双方没有相互亏欠,亲情的纽带该如何绑定?孩子刚入社会,明明四处碰壁,却还在父母面前强颜欢笑,说好的家是最后的港湾呢?
再进一步说,“报喜不报忧”真的会让对方放心吗?父母可能透过视频,发现你租着又小又破的屋子,尽管你不说,但他们还是会胡思乱想。父母年龄渐长,你也会隐约担忧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其猜来猜去,真的不如说出来好。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适度表达脆弱,共同解决可能是更好的方式。血缘亲情我们也可以把它解释为:共享对方的一段生命历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赤裸裸来的,是与父母、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确,我们需要用喜悦让这个小群体充满快乐与安宁,但就好像应了那句话: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我们的疲惫、不堪、委屈甚至愤怒不给最亲的人看,还能给谁看?有那么一些时刻,不用假装成熟,不用假装懂事,只需要把生活的琐碎分享给家人,体会彼此的情绪,这样难道不好吗?
所以,大胆地表达忧愁吧。亲人,就是用来适度麻烦的。(顺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