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小巷法官”黄文娟:“绝不让群众久等”
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杜金明 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浙江宁波鄞州区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黄文娟探索出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坚持用最少流程、最优服务,让当事人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中国之声特别报道 《奋斗者·正青春》,本期推出《“小巷法官”黄文娟:“绝不让群众久等”》。
一大早,一位老人拿着厚厚的一叠文件,来到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文娟工作室”,这位老人2019年与一家装修公司发生了劳资纠纷,因证据不足撤诉,准备改诉个人,但他又找不到这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相关信息,无法立案。
黄文娟:装修工人、劳务工人,他们本身的法律意识不是很强,有些证据、身份信息都不太懂,能帮我们尽量帮。
去年5月成立的“文娟工作室”,探索立案、审判、执行一体化办案模式,坚持“不让群众等太久、不让案件转多手、不让百姓跑远路、不让纠纷留后患”的“四不”原则。
黄文娟:值班室每天都有人,他如果想来找人,时刻有人在,如果你不想到法院,打电话联系我也可以的,我的工作手机是24小时都随时开机的。
2020年春节,湖北疫情严峻,随丈夫回湖北天门老家探亲的黄文娟滞留在家,浙江宁波回不去,那么多排好日期等待开庭的案子怎么办?黄文娟心急如焚。最后,她通过“移动微法院”开了将近60个庭,结案50多件。
法庭上,黄文娟一脸严肃,而法庭外,黄文娟更有温度。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司法服务,黄文娟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巷法官”。
黄文娟:我觉得法律在我们法官的心中,你怎么做的,代表着公平和正义,不是靠一件法袍和一个法徽和当事人说,我就是公平正义了,而是你做了什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