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天津:城市新空间赋能美好新生活
新华社天津7月25日电 题:天津:城市新空间赋能美好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李鲲、张宇琪
“干事创业京津冀,全家成为‘滨城人’。”总结自己的近十年,38岁的胡建龙用了14个字。
2014年创立专注农业人工智能的北京科芯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把公司总部搬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2019年一家三口落户天津滨海新区,2020年孩子在“滨城”当地入学……
依托天津的产业化基地,科芯公司已经把市场扩展至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
从北京到天津,从去滨海新区工作到在“滨城”安居乐业,胡建龙创业故事的背后,是十年来天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化内部发展格局打开的全新城市空间。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天津有了明确定位: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同时,在“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精准分工之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产业转移扎实推进。
根据两地筹谋,2016年11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挂牌成立,创新利益共享等机制,充分利用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为京津强强联合蹚出一条新路。目前,科技园已吸引逾3000家企业注册,注册资本金超过1400亿元。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西30公里,天津东丽湖畔。2014年10月,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正式建立,打通装备制造产学研链条。目前已引进33个研究所,成立6个联合研究中心,7个研究室;孵化产业化公司17家,签订科研项目总数640余项,科研合同总经费额突破13.4亿元;累计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类纵向项目近90项,申请专利273项。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区域密切交流的支撑。在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铁路——京津城际的诞生地,近年来,津保铁路建成通车,京滨、京唐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启动建设,“交通一体化”在京津冀逐渐成为现实。
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天津还与河北合作打造世界级港口群,为北京和雄安新区打造便捷“出海口”。目前,天津港在京津冀营销网点已达40家,打造“一站式”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区域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
借重区域空间和资源的同时,天津也在内部开启了一项事关城市发展格局的系统工程。
长期以来,在滨海新区与天津中心城区相向拓展过程中,不少“散乱污”企业扎根中间地带,生态遭到破坏。同时,滨海新区以发展产业为主,城市公共服务相对较弱,到2016年,每天有30多万人不得不在两个区域往返。
2017年5月,天津开始集中整治取缔2.2万家“散乱污”企业;同年11月,天津开始对875平方公里湿地进行全面保护;2018年5月,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正式划定,为京津冀东部再造一叶“绿肺”。
“736平方公里大约是天津中心城区面积的两倍,开始有人觉得这锁住了经济发展空间,但事实证明,这里蕴含着发展的‘绿色密码’。”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边伟光说,无论是林地碳汇的“绿色银行”作用,还是生态屏障内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带来的会展企业聚集,都是绿色的经济效益。
在建设生态屏障的基础上,2020年11月,天津提出打造“津城”(中心城区)“滨城”(滨海新区)双城发展格局——“津城”重点突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历史文化底蕴特色,“滨城”重点凸显海洋文化和近代工业文化的特点。
为补齐“城”的短板,滨海新区启动“美丽滨城十大工程”,安排重点项目221个,总投资5731亿元。同时,经过153公里海岸线修复,东疆亲海公园、遗鸥公园、南堤滨海步道等一大批临海公园对市民开放,让“滨城”居民真正“拥抱”大海。
2021年,天津每天“双城通勤”的市民已减少至4万左右,PM2.5平均浓度也从2013年的96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39微克每立方米。
城市新空间赋能美好新生活。十年间,天津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完成动能转换。
就在一个月前,由天津42家单位联合攻关、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辆纯太阳能汽车“天津号”首次公开亮相,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外部电源,融合感知技术让这辆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应对复杂的路况和天气,也成为天津“智慧发展”的最新成果代表。
数据显示,2021年,智能科技产业营收占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信息服务业比重已达24.8%,成为当地发展的新引擎,并逐渐改变了这座城市的运行模式。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基于“城市大脑”汇聚的城建、环境、医疗等18个领域的数据,水电气热等管线均可实现无人管理、实时预警,通过“脑中有数”实现“心中有数”。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胡建龙的事业打开了新格局,天津自身发展新空间的扩展,又让他全家得以在滨海新区快乐生活。胡建龙对自己扎根天津的选择十分满意,如今他正心无旁骛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农业,继续为天津发展贡献智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