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孟凡东:保质量就要“一根筋”

发布时间:2022-07-11 10:05: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晚上9点多,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起重机调试区域,一台起重机还在被加班调试。明亮的作业灯照射下,起重机的长臂显得愈发“修长”。

  不知过了多久,从起重机长臂尾部爬出一个衣服上沾满润滑油的年轻人,宽额方脸,皮肤黝黑,有股子“少年老成”的劲儿。“全都没问题了。”他对一旁的同事说,笑意在脸上漾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又一次做到了。

  这批起重机早就定好出口车船,经过检测调试后就要坐上大货轮,运往加拿大了。从长臂尾部爬出来的青年名叫孟凡东,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起重机调试技工,到工段3年以来,经他调试的起重机没有发生过一起故障。

  眼前的孟凡东,眼神专注,举手投足不慌不忙。谁能想到,他还不到22岁。

  孟凡东的这份沉稳,源于徐工技师学院5年的钳工训练。“每天必练习两套工件,花费12小时左右。钳工最重要的是手感,手工加工精度的极限能够达到头发丝直径的1/20,所以研磨时一定要拿着劲、用巧劲。”为了打磨好每一个工件,孟凡东经常蹭破手而不自知,手上的茧子长了又掉,虎口的裂缝越来越长。

  上学期间,孟凡东就得了个“一根筋”的外号。他在学校“钳工精英班”训练的第2年,由于没有将数据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导致一个双燕尾凹凸配工件装配时出现松动。凌晨2点多,他又重新做出一套工件,达到配合间隙小于0.02mm的精度。

  回到宿舍已是凌晨3点多。同学笑他:“你这是拿命在拼啊!”孟凡东嘟哝了一句:“为了早日实现梦想,不拼咋行?”

  孟凡东的梦想是什么?从15岁进入徐工技师学院求学起,他便与这些“铁疙瘩”日夜相伴,他想成为钳工行当的技术大咖。

  “一根筋”不仅体现在训练中,更是带到了工作中。

  刚到徐工实习没多久,工段师傅许瑞全带着孟凡东调试一款出口国外的新产品。许师傅说:“屏幕上显示信号突变。但这种情况在整个调试过程中只出现了一次,排查隐患可能十分困难。”

  孟凡东二话不说,爬进11米长的起重机大臂尾部一探究竟。这是一个特别窄的空间,直径约1.2米,中心位置还有伸缩油缸,身高1.75米的孟凡东身子转不开,只能骑在油缸上,蜷缩着全身进行检测排查。

  一次,两次,三次……第五天,孟凡东第八次爬进起重机大臂尾部,他终于发现隐患:缸销臂位检测开关距离准确位置偏差了两毫米。孟凡东随即调整检测位距离,把金属传感器往里面旋进两毫米,隐患排除。许师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钳工行当就需要这种‘一根筋’的工匠精神!”

  孟凡东是个有心人。他把调试起重机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或者重点,详细记录下来,整理汇总成10套小试卷,便于公司的新进调试员工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今,新员工将这些试卷奉为宝典。

  2021年10月16日,成都国际博览城,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现场灯火通明。赛场上的台虎钳比平时训练的要高10厘米,孟凡东一边加工,一边适应。画线、钻孔、排料,严格按照平时训练的步骤和要求,一丝不苟。13摄氏度的天气,豆大的汗珠不断滴落到工作台上。

  6个小时到!孟凡东交出了精度高达0.01毫米、由7个零件组合而成的旋转组合体工件。

  0.01毫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头发直径的1/6。裁判们啧啧惊叹。4位裁判举着孟凡东的作品,在灯光下反复查看:“工艺精湛,趋于完美!”在这场高手云集的国家级大赛中,孟凡东获得钳工组冠军。

  凭着“保质量就要‘一根筋’”的信念,孟凡东和同事协作攻克了各类技术难题。他先后参与配重互换性、降低超早期压力调整反馈等3项攻关项目,大幅度提升了调试过程安全性和产品一致性;他参与的降低产品回转晃动这一QC质量改进项目,获2021年度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

  “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生命。”这是孟凡东对工作质量的宣言,他将通过不断磨砺技能、突破自我,实现成为技术大咖的人生梦想。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