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点滴微光 汇聚力量

发布时间:2022-06-27 10:40:00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明天(27日)起,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陆续返校返园。家长们可以松口气了。近2个月以来,北京接连暴发局部疫情,特别是天堂超市酒吧关联聚集性疫情。为了快速阻断疫情的传播链条,很多人都作出了努力和牺牲。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前线,任务重,压力大。尤其在一个不得不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社区里,怎么能让居民配合疫情防控,居民的各种需求怎么满足呢?摆在社区工作人员面前的是一道道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前海社区的故事。

  6月23日下午5时,已经封控了14天的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前海社区封管控区终于解封了。因为正下着雨,居民们都没出来,社区书记武春花告诉记者,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开心。

  解封后,武春花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拿着早早打印好的解除管控证明,匆匆赶去居民家里。第一个去的是满志铭家,满志铭马上要参加中考,拿到这份隔离证明,他就能在普通考场参加考试了。

  送完了满志铭的解除管控证明,武春花又赶紧去了袁阿姨家,袁阿姨的女儿着急复工,也需要尽快拿到证明。袁阿姨非常清楚社区工作人员们这些天的辛苦。6月9日,社区发现确诊病例后,根据疾控部门的研判,前海社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封控区和管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武春花在这里做书记已经3年多,很熟悉社区的情况。她给记者算了算,除了胡同内部的7处风险点位,临街的住户还有30多家。相比集中的楼房小区,要在这里实现封闭式管理,难度更大。怎么让社区居民都能自觉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呢?武春花有点犯愁。

  黄大爷一家是胡同里的老街坊,按照疾控部门的要求,封控区域内的241名居民需要转运到指定酒店集中隔离,老两口也在其中。虽说有要求,但老爷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住酒店。集中隔离对于生病的老人来说尤其不便,老两口发脾气,武春花和同事们也能理解。在一户一户地走访后他们发现,黄大爷一家的情况并不是个例,集中隔离对一些居民来说确实有困难。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前海社区党委书记武春花说:“银锭桥九号这家,有老人卧床,还有一个残疾病人,还有一个中考的学生,去集中隔离点不适应。疫情突发,我们居委会第一时间要把民心安定住。”

  在武春花看来,社区就是联通政府和居民的桥梁,不仅要将政府的防疫政策落地,也要及时反馈居民在执行中遇到的难处,畅通政府和居民间的联系。她把居民们的这些难题一一上报,最终经过疾控部门的评估,包括黄大爷夫妇在内的32位居民可以在封控区内居家隔离。

  人留下了,社区要操心的事也就更多了。为了及时了解这些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带着医护人员上门为他们测核酸。这两天黄大爷夫妇的情绪还是有些波动,居家不能外出,又连续做核酸让他有些烦躁。

  30多度的高温下,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奔波于各个胡同,这辛苦和忙碌居民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态度也慢慢转变。黄大爷老两口做完核酸,会跟医护人员友好告别,家有卧床老人的袁阿姨见到医护人员也会忍不住表达感谢。

  前海社区有2000多名常住居民,疫情发生后,不仅封控区域内的居民要集中隔离,管控区域的600多名居民也不能出社区,时间一长,居民们各种大大小小的需求也多起来。“有困难找社区”,社区是居家隔离的居民最近,也是最主要的求助途径。

  在记者采访的这天,武春花自己就接了60多个求助电话,事情千头万绪,不是一个只有13名工作人员的社区能够应付的。为了帮助前海社区渡过这个难关,政府将区内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党员下沉到前海社区做志愿者,以弥补基层组织力量的不足。

  吴楠是街道支援前海社区的党员,到社区后,她被分到了医疗组,专门负责替封控区内的居民外出开药。前海社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常住居民是老年人,封控期间代开药的需求很多,一天十几张单子,吴楠每天都是行色匆匆。

  这次吴楠是要帮杨阿姨开降压药,在家隔离多天,杨阿姨的血压不太稳定,吴楠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医生,耐心地等着医生给老人电话问诊。收好底方、取完药,吴楠还没来得及把药送回去,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又接到了一位阿姨的紧急购药求助。阿姨挂到的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当天上午的第3个号,可她通知社区工作人员时已经10点半了,工作人员必须尽快赶到医院,时间很紧张。

  了解了阿姨的购药需求后,社区的工作人员先保管装着阿姨的医保卡、药单和买药钱的袋子,吴楠忙完后再转交给她。简单交接后,没有片刻休息,吴楠骑着电瓶车再次出发了。好在这段日子忙下来,吴楠对周边的医院已经很熟悉,就诊过程很顺利,没耽误开药。忙了一个多小时,吴楠回来了,而这时已过中午。

  封控、管控中的街道,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然而,在这看似静止的背后,社区的大事小事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仍然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前海社区封管控区宠物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给小动物们倒水、添粮、打扫卫生。为了让在外集中隔离的居民们放心,工作人员们照顾起小动物很细心。这次来喂食,工作人员田禹发现有几只小猫的眼睛流眼泪了,他赶紧联系了猫主人。

  调好了药,怕主人不放心,田禹又抱着小猫和他视频了一会儿,这才锁好门离去。40多只猫、6条狗、7只兔子,志愿者们忙碌了三个半小时,镜头记录下了在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他们湿透的衣服,被汗泡白的双手和重重的喘息声。而他们的这些辛苦和付出也让居民们很感动,在前海社区的微信中总有居民为他们点赞。长长的感谢微信让我们感受到,在共同走过艰难的过程中,居民与这些工作人员们之间已经有了真诚而温暖的情感。

  自4月22日北京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有30万名卫生健康工作者,10万余名市、区两级下沉干部支援基层抗疫,全市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近500万人次。他们用坚守和汗水筑起基层抗疫屏障。点滴微光,汇聚力量。

  疫情打乱了平常的生活节奏,管控区、封控区的居民很难;居民有困难找社区,大大小小的难,社区都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工作人员也很难。他们操心得事无巨细、忙碌得披星戴月,干的是最基础的事情,用的是最真诚的心意,在最基层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在这轮疫情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对付狡猾的奥密克戎,防控必须防风险、防漏洞、防反弹,严之又严、细之又细。作为公民,也应当有社会自觉,配合防疫工作,做好个人防护。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