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从关于毕业服的争吵里,看见“自卑”与“歧视”
光明网评论员:前几日,一位网友在“领导留言板”里建议:“设计一款专科大学生毕业典礼穿的衣服,如运动服等。在开学典礼上,建议可以设个校徽佩戴工作。”山西信访局则回应:“您好!大专毕业不授予学士学位因而没有学士服,为增加专科院校学生毕业仪式感可直接向学校反映建议。”
这么一件事,却在网上吵开了。有些人自卑:“我是大专,我是不好意思提这个要求”“作为同为大专毕业的,应该反思为啥高考没考上本科”;也有些人比较刻薄:“想要学士服就自己努力啊”“笑死,大专还想要学士服”。
很能理解这位留言网友的想法,不过是希望毕业时可以穿着统一的服装,有仪式感和身份的归属感。而且他已经很“谦卑”了,并没有提到学士服,而是“运动服”都可以。但饶是如此,依然引发了人们对一个学历层次的自嘲或挖苦。
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却把一件学士服视作了衣紫腰金、凤冠霞帔。得不到的心心念念,得到的却又洋洋得意,似乎这是何等的荣耀,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区分等级的标记物。这很像是古代衣冠礼乐的思维,什么样的人可以坐马车,什么样的人可以穿刺绣,这一切,都是不能混淆和僭越的。
随便打开一个网购平台,这种做工极其简单、用途极为单一的衣服,其实50块钱就能买到,甚至还有幼儿“学士服”。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商品,却照出了人们脑海中的枷锁。这种等级观念依然以变种的形式遗留到了今天,影响了这些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有趣的是,大专生也好,本科生也好,在今天的就业市场里都谈不上多占优势。饶是如此,也不妨碍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生出一个鄙视链。这一身学士服,仿佛一个人生价值的钢印,牢牢地刻上身上。
这让人想到“只求学问,不求学位”的陈寅恪先生。他在国外游学多年却没拿学位,所以也没机会穿罩袍、拍毕业照。但这不妨碍他被称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成为做学问的真学者。
当然,学士服也没什么问题,是一个仪式性的表达。但从更高的层面看,把一个学历层次定义为低人一等,甚至要用衣服去区别,是不合适的。且不说当前大力推广职业教育,这种认知形态与政策导向不匹配。即便从社会认知来说,衣冠上的歧视也是很原始且残忍的,在现代社会多少显得荒诞。
学士服就是普通的服饰,和任何一种职业服装无甚区别。学校不组织穿学士服,那也没什么;有一件学士服罩在身上,也不代表什么。就像鲁迅说的那句话:“愿中国的年轻人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什么是“向上走”?人格的独立、心胸的开阔、视野的远大,相信这些内涵不会违背鲁迅先生的意思。
大专也好本科也罢,都是高等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最起码也要有个“高等”的样子,做一个大写的人,就别在一件衣服上垂头丧气或是沾沾自喜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