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旅游业前景向好,也需寻求长远变革
光明网评论员:为了更好给旅游业纾困解难,近期全国各地纷纷推出相关政策措施,旨在加快其恢复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媒体和行业内人士不断发声,为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全行业乃至具体的市场主体需要作何改变乃至逆局突围提出建议。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旅游业或许是遭受打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求生之难有目共睹。特别是2022年初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出现,让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诸多旅游目的地的景区和旅游业相关产业几乎“断炊”。如媒体报道指出,今年一季度黄山景区游客人数同比减少34.88%;一季度重庆、西安、南京等门户城市的酒店出租率多在45%以下,北京、上海的酒店出租率分别为35%、40%左右,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
在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以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撑信心、帮助市场主体度过难关显得尤为重要。从长远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基本面没有变,市场需求仍然潜力巨大。不久前,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同比下降10.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同比下降12.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5.6%。也就是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市场仍旧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之一。只要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就决定了旅游业潜在的市场需求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不过,政府努力扶持、企业积极自救,对整个行业来说仍旧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前旅游业野蛮生长时期所产生的问题,譬如国内很多景区旅游体验较差、旅行社产品不规范等,只是被当下的痛点所掩盖。正如有业内人士表示,整个行业渴望反弹甚或反转,但又担忧过快复苏的副作用,倘若长期压抑的市场需求瞬间爆发释放,在长期经营不善以及老问题尚未解决的双重压力下,对国内旅游行业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以景区旅游为例,节假日大家扎堆“堵、等、挤”,以及利用信息不对称蒙骗游客的场景,虽已远去但还是记忆犹新。这些乱象背后的管理混乱、责任缺位以及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并没有因为游客减少、竞争加剧而有所改善,却让本已存在市场失灵的旅游业,显得更加脆弱。这背后,有假期制度与人民群众休闲需求不匹配的原因,也有旅游业自身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旅游业相关政策体系,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国内旅游业长久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