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长沙航院高质量就业的经验密码

发布时间:2022-05-23 10:33:00来源: 光明网

  “我被航空工业洛阳光电所录取了!真没想到在封控期间,能通过网络面试成功找到工作!”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杨硕惊喜地跳了起来。杨硕的家在山东潍坊,因疫情无法返回学校参加面试,本以为就业无望,却通过学院就业信息平台拿到了“令人心动的offer”。据悉,截至目前,该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2%,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

  高站位谋划就业工作

  一直以来,该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工作要点、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指标,建立“学院主导、招就处主抓、二级学院主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坚持开展人才培养需求市场调研,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动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淘汰与航空产业对接不紧密或就业形势不紧俏的专业,新增航空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新型专业,围绕国家和湖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国航空产业与企业分布情况,开展航空企业的发展态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评估,科学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该院与企业保持鱼水情关系,主动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每学期由学院领导出访和接待企业均在100场以上。2021年共计走访调研、接待用人单位200余家(次),目前已建立了稳定优质就业单位150家,其中300人及以上规模企业占比80%以上,国有(央企、军企)企业占比超过60%。

  在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走访时,其人力资源高级经理黄坚对学院毕业生赞不绝口:“你们的毕业生非常不错,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我们最近对去年招过来的职工进行了一次考试,你们学校的毕业生通过率最高,今年我们准备去你们学校招收更多毕业生。”

  多渠道拓展就业平台学院主动对接军队装备修理、航空工业、中国航发、民航、通航和中国商飞,牵头成立百余家单位参与的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湖南省内6家通航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湖南省通用航空协会,又取得民航CCAR-147、CCAR-66R3等资质,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学研基地共建、课程体系开发、教学团队共建、技术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四川航空、顺丰航空等20余家理事单位合作开办现代学徒制班,千方百计扩渠道、拓岗位,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全力以赴。

  2021年,学院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培训二级学院总支书记、就业创业助理、辅导员、创新创业就业课教师等33人,使就业指导专业化、精细化,做到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就业指导、渠道拓展、服务保障等各环节。复合材料1901班学生杨昌龙介绍:“老师经常会给我们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宣传国家就业的政策,引导我们对就业前景作出正确判断,辅导员也定期和我们谈心,引导我们进行合理规划就业期望。所以我一直对自己定位很清楚,我就想成为一名飞机铆装钳工。现已被录取到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精施策打通就业渠道

  学院整合智慧校园资源,畅通就业网站、就业云平台、微信群以及QQ等信息联系通道,准确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主动与校企合作单位联系对接,及时推送国家、省级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让毕业生了解政策,第一时间知晓招聘信息,推动更多学生成功就业。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进,坚持夯实基础,重点培养、创新发展的思路,重点围绕基于专业特色,科技创新、可转化落地的学生创业项目,加强指导,推动项目成立-成活-成长,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爸妈在得知我签约凌云集团后,非常开心。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就可以自己还贷款,减轻家里负担,我心里特别满足。”2022届毕业生吕福成对未来信心满满。

  “就业一人、帮扶一家”。学院密切关注建档立卡等特殊学生群体,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及时掌握未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思想动态、择业诉求和实际困难,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对一”要求重点帮扶。及时给因自然灾害、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目前,学院2022届181名院建档立卡户毕业生已有90%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勇表示,在49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接产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着力打造军队和航空特色品牌,为军队航空装备修理和地方航空产业已培养出了7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据悉,该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齐心协力精准施策,全力做好就业工作,最终取得了高质量就业的经验密码。(赵常霖 刘嫄)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