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压力不改平稳态势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
“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复苏。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受疫情冲击影响,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生产方面,4月份,工业三大门类中的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都保持了增长,但制造业下降了4.6%,主要受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下降影响。4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8%。从地区看,受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1%,东北地区工业下降16.9%。
当前,工业生产面临一定压力,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不足、产销衔接水平下降、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堵点、生产循环不畅、生产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尽管如此,我国工业体系齐全、配套能力强的特点没有改变。今年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交通物流逐步打通,生产循环改善,尤其是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将有力推动工业生产持续恢复。
消费方面,4月份非生活必需品销售和餐饮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4月当月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下降22.7%。从地区看,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长三角和东北地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均超30%。但是,居民基本生活供应仍得到有效保障,相关商品销售保持增长。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前期被压抑的消费会有序得到释放。4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疫情整体趋于下降,有利于创造适宜的消费环境。同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强援企稳岗扩就业将保障居民消费能力,加之促消费各项政策显效,我国消费恢复态势有望延续。
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变,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变。”付凌晖表示,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影响,逐步企稳回升,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总量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为抵御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4月份,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严重,但全国范围主要生产需求指标总量规模依然可观。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3.2万亿元。从累计看,全国主要指标仍保持增长。前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6.8%和7.9%。
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关系居民基本生活的物资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效实施,对纾解企业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
“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扎实稳住经济基本盘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投资稳定经济非常关键。”付凌晖表示。
今年以来,稳增长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各地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受疫情影响,近期部分地区投资受到一定制约,但从先行指标看,投资持续增长仍有较好支撑。前4月,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增长28%;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9.7%,自筹资金增长13.5%。
消费方面,线上消费和升级类消费仍会成为重要支撑。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出现下降,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消费恢复步伐会加快。援企稳岗力度加大,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一些传统接触型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仍会持续,有利于支持消费增长。
从出口看,全球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叠加,主要经济体政策收紧步伐加快,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同时,国外生产供给逐步增加,加大我国出口竞争压力。但是,我国工业体系完备,制造业供给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外部需求变化。
“疫情扰动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趋势,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国民经济将会加快恢复,实现企稳回升。”付凌晖说。(熊 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