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绿色发展能力需要一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环保笔谈】
作者:杨峻岭(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张北的风能点亮北京冬奥场馆、冬奥史上首支氢燃料火炬、往返于赛场间的氢燃料电池大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的集中应用与示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彰显出中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践行“双碳”目标的决心。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呈现新发展态势,推动世界能源体系和能源发展模式进入非化石能源主导的崭新发展阶段。立足新时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我国能源转型的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兼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清洁能源之间的供求平衡,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能源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能源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能源建设进入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优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8%,常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4亿千瓦、2.8亿千瓦、2.5亿千瓦、0.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约为2.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费量下降约为13.5%。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3%,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则分别比上年增长145.6%、42.1%。此外,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能源和电力装备制造能力全球领先,低风速风力发电技术、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等不断取得新突破,全面掌握三代核电技术,超大规模电网运行控制实践经验不断丰富。
客观来看,长期以来“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造成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新时代实现“双碳”目标之路,必将任重而道远。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因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核能、风能、光能、水能以及其他新型可再生能源,推动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打造多元一体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能源的绿色发展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
提升我国能源的绿色发展能力,应着力推动能源革命,把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水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积极探索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整装开发条件、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的重点地区(沙漠、草原、戈壁和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重点基地,推进风电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二是在确保国家或地域安全的前提下,在水能禀赋条件优越的河段(如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中游、黄河上游等),集中建设国家水利水电建设重大工程,在沿海地区合理布局和建设核电项目;三是结合不同地区、地域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优势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开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发电、沼气发电、地热能发电以及海洋能发电等生物质能多元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模式。
提升我国能源的绿色发展能力,应立足我国以煤炭为主的基本国情,逐步减少我国传统能源产业的碳足迹。要积极推动传统化石能源的绿色低碳开采,强化煤炭绿色开采、煤炭洗选加工以及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加大油气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加快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传统石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落后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同时,探索建立能源产业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机制,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创新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综合利用模式,逐步实现清洁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修复、新型农林牧渔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提升我国能源的绿色发展能力,还应大力推动全社会能源消费的自我革命,实施绿色低碳全民总动员。一方面,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能源资源保护和治理体系。倡导全体社会成员崇尚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抵制或拒绝不合理的能源开发和能源消费,让珍爱能源、节约能源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创建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例如进一步大力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方式,让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成为一种时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