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谱写新篇章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推进教育公平 共享优质教育(谱写新篇章)
什么是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教育向着更高水准的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高校招生持续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学生资助制度不断健全,更多孩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大山深处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总书记指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如今,中益乡小学有可喜的新变化。“娃娃们用上崭新的塑胶操场,住上能洗热水澡的宿舍,还实现了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校长刘斌说,“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
“两不愁三保障”,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有保障,而控辍保学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多措并举加大劝返复学力度,制定“一生一案”工作方案精准施策,同时对劝返复学学生进行分类安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2021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辍学学生自2020年底保持动态清零,历史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庄严的承诺,也是奋进的方向。
——随迁子女入学不再难。各地积极贯彻落实随迁子女入学相关政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进一步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办法,简化证明材料,降低入学门槛;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严禁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占比达到90.9%。
——家门口就有普惠幼儿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幼有所育”取得显著成效,各地以县为单位制订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同时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2021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8.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8%,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1.9%。
——残疾孩子受教育机会大幅增加。按照精准核查、科学评估、分类安置的原则,各地就近就便优先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就读,对重度残疾、无法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2021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5%以上,在此基础上,全面向学前、高中以上阶段两端延伸,确保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应入尽入”。
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之后,教育公平实现新跨越,如今正乘势而上,向着“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愿望迈进。
看着红白相间的新教学楼、标准化的塑胶操场、错落有致的学生宿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洛俄依甘乡小学校长俄地尔良感慨道:“现在村子里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工程项目,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建设,99.8%的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
“我喜欢班里的大屏幕,里面的老师唱歌特别好听,还有城里的同学和我们一起上课。”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小学,互联网课堂深受孩子们喜爱。
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100%,未联网学校实现动态清零,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将32个省级平台全部接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在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不断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岗计划”规模不断扩大,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79亿元,为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覆盖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的1000多个县、3万多所学校。2021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启动实施,每年将为脱贫县及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均衡发展要改变“乡村弱”,也要缓解“城镇挤”。前段时间,辽宁省鞍山市的蔡先生十分高兴,原因是家门口的两所小学合并重组,实行集团化办学。蔡先生说:“原本两所学校教育水平有差距,大家都想上好学校,现在进行一体化师资配置和教学管理,人人都能享受优质资源了。”
近年来,教育部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2021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超过99%,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降至0.71%,超大班额降至0.01%。“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任务,目前全国所有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下一步将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要不断拓宽贫困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为贫困地区学生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多亏了好政策,我才能到北京读大学。”谢非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的贫困学生,得益于国家实施的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考入中国农业大学。
像谢非一样受益于“专项招生计划”的学生还有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等方式,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10年来,专项计划每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2012年的1万人扩至2021年的12.2万人,累计录取学生82万余人,极大增加了贫困地区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可能。
职业教育也让众多年轻人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扎西祝玛照顾着几位患者,无微不至。“我原本以为自己要放一辈子的羊,没想到还能继续学习,甚至有一天能定居成都,成为一名医院职工。”扎西祝玛心怀感激。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许多家庭的生动写照。2013年至2020年底,累计有8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正在发生。
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离不开完善的资助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制度不断健全、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帮助数千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
“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两个孩子都能上大学,真是太好了。”办完贷款手续,河南省郸城县虎岗乡腰刘庄村民申见力长舒一口气,“入学后还能申请特别资助,还有国家助学金,生活费也不用操心。”
据介绍,目前我国学生资助项目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项项政策、一组组数据、一张张笑脸,都是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祖国大地的印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教育发展成果必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本报记者 丁雅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