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光明网评论员:金融“输血”之余,还要实体“祛淤”

发布时间:2022-04-18 10:13:00来源: 光明网

  【阅读提示】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光明网评论员:央行近日发布公告称,决定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外,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降0.25个百分点。据测算,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共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作为年度首次降准,前期各界对此都较为期待。公告发布后可以看出,央行此举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支持与呵护的坚定态度,通过靠前发力推出政策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为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奠定更好的金融基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稳健、灵活与合理原则的坚持,在避免“大水漫灌”的同时,尽力起到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在答记者问中,央行更明了直接地表示,降准的背景是“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货币政策需要综合考虑“物价走势变化”“兼顾内外平衡”。

  另一家金融管理机构也密集出台了不少应急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发布会”上,银保监会表示将继续实施好原有纾困政策,在此基础上要求银行不得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财务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抽贷、断贷,鼓励银行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符合续贷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还要积极给予续贷支持。

  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正处于受到疫情影响而出现经营困难的境况下,连续密集出台的“输血”政策,的确积极有益、振奋人心。但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它们能产生的实际效果,似乎逐渐进入到了边际递减阶段。譬如,在实操过程中,货币政策需要以金融机构为媒介来产生调控效果,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减负作用往往具有相当长的时滞。不仅如此,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管控困难始终存在,不少小微企业的融资是不经过金融机构的,它们长期游离于金融政策受益范围之外。“宏观气血充盈,微观经络不畅”的强烈对比,更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治理体系,防止突发、偶发的风险对经济运行以及调结构、促转型的经济发展目标产生不可逆的深远影响。

  不久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明确严禁各地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船闸,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查点,更不得随意限制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对于很多普通营运人员和诸多小微企业来说,轮番输血是延迟了危机的发生,而落实畅通政策,真正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才是保有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更为关键的一环。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