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他们的山海情(报告文学)

发布时间:2022-04-06 09:39: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故事·时代楷模】

  作者:林秀美 小 岛

  时隔25年,宁夏人永远也忘不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第一次到宁夏固原考察的情形。

  这一次考察,可谓意义重大,那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纪要及五项具体事项》签订后,掀开了福建援宁扶贫之路。

  一晃25年过去。25载,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福建和宁夏的干部群众一道,用真情和汗水在那片曾经偏远贫瘠的土地上,为宁夏的脱贫与发展,默默奉献着青春、汗水、热血。他们用超乎寻常的毅力、脚踏实地的行动和爱民为民的情怀,在宁夏这片土地上树立起永恒的丰碑。

  一批批援宁队伍从福建走出,推动闽宁协作从最初的单向输出到如今的互利共赢,一个个扶贫机制从探索到成熟推广,走出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

  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故事,一首首歌,写下无私,写下丰碑。

  退休15年,她手机通讯录中储存最多的仍是宁夏的号码

  作为援宁第一批负责人,林月婵清晰记得,第一次带领考察组踏上西海固这片土地,是在1997年3月。

  “以前听说那里的百姓苦,百姓难,走一趟,才真正知道啥叫宁夏之苦,苦啊,苦得叫你心发痛,眼泪忍不住往下流!”

  孩子上课的教室没有门,玻璃窗是破的,有的地方没有教室,老师在沙地上用树枝教写字;为了卖出自家种的土豆,衣衫破旧的农民冒着寒风,深夜便开始在加工厂门前排起长队;水是咸的,一点点水都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没有水洗澡……

  一幕一幕,刻在林月婵心里,让她几度哽咽。扶贫,扶百姓之苦,扶百姓之难。

  回到福建,林月婵把西海固的难,向领导作了汇报。“我们一定要帮。”她得到了坚定的回复。

  1997年4月,福建党政代表团赴宁夏开展为期六天的考察工作。其间召开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确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建立福建区市与宁夏贫困县结对帮扶机制,设立帮扶基金,派遣挂职干部。

  从那时开始,宁夏“与大海结亲”,开始写下海一般的深情,写下海一般丰饶与美丽的希望。

  这一迈步,一晃就是25年。可实际上,25年前的福建经济总量并不高,资金有限,又该如何破解这重重困难,进行有效帮扶?

  林月婵是要么不做,一做就要做好的人。她琢磨:既然是对口帮扶,那就得两个省区之间的有关部门,比如农业、工业、科技、教育、卫生、交通等部门之间深入了解,才能细化好对口帮扶。

  帮扶,资金当然是第一位。“其实,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关键是拿到资金后做什么、怎么做。”林月婵说,“我们给宁夏的扶贫资金不算多,为什么宁夏人老是记得福建的好?就是因为我们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我们打的是组合拳。”

  劳务输出,一开始就被当成增收和转移劳动力的“铁杆庄稼”。但对未知世界的害怕,却让当地人不愿出远门。

  心细如丝的林月婵,把每个环节都安排得细致周到。福建工厂里有遵照回族习俗的食宿,还有专门负责关照这些务工人员的“老乡管理员”。她到厂里看望这些打工女孩子的次数,更是多到数不清。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1997年7月,两省区共建的闽宁村奠基,林月婵专程前往。如今,这个移民村落已升格为生机勃勃的闽宁镇,被视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样本。

  如何不完全依赖财政,调动起每一支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

  银川街头,的士司机随口一句“我还给你们福建老板开过专车”的话,让林月婵上了心。“如果能联系上,请告诉他们,家乡来了亲人,请他们到我住的酒店房间来坐坐。”当天,那位朴实的的士司机一口气请来了40多位闽商。

  闽商协会很快成立了,林月婵还专门请宁夏的一名干部来当秘书长。如今,在宁闽籍企业、商户达5700多家,8万多名闽籍人员在宁从业。

  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也陆续加入。多年来,福建社会各界在援建希望学校、科技扶贫、支医支教、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困难群众、旅游扶贫、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了持续的帮扶协作。

  从第一次踏上宁夏土地,到2007年退休,林月婵先后到宁夏40多次,当地人亲热地唤她“林大姐”。至今,她手机通讯录中储存最多的仍是宁夏的号码,宁夏人早已认下林月婵是“宁夏的女儿”。

  从“移民吊庄”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菌草推广”到“招商引资”,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一个个福建援宁项目,都凝聚着林月婵的心血。

  “只要用心、用情,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儿,办法就会一个个浮出来。”林月婵说,闽宁帮扶机制是用“心”建起来的。

  退休后,林月婵被聘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顾问,继续为两省协作互助贡献力量。2016年,闽宁对口协作20年之际,不顾年迈多病、行动不便,她受邀和历任援宁干部代表返宁考察,亲眼看到了那里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自己只承担了一小部分工作,但也感到很幸福。我向宁夏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我尽力了,党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参加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录制时,在位于福州的分会场,林月婵这样总结自己与2000多公里外的那片土地的深厚情缘。

  乡亲们说:“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

  1986年,林占熺用野生草本植物替代椴木栽培食用菌成功,“菌草”也由此诞生。菌草,即可用来培养食用或药用菌的草本植物。今天,菌草应用的范围已远超字面含义,在脱贫、治沙、畜牧、制板材、造纸、发电等可持续发展前沿释放出巨大潜力。菌草技术还作为援外项目,架起一座座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友谊桥梁。

  “菌草”,让林占熺走上一条科技扶贫之路。

  1997年,菌草技术被福建省列为对口帮扶协作项目。一接到任务,林占熺马上率领菌草技术扶贫专家组带着菌种和菌草草种,直奔宁夏固原地区彭阳县。

  他还记得,出发前他和助手跑到学校小卖部要了6个装肥皂的纸箱,装入菌草草种。当天到达彭阳县已是夜里10点多钟,顾不上吃饭,他立刻打着手电去察看当地的窑洞是否适合种菇。彭阳县的窑洞保温保湿好,温差小,但通气不好。林占熺建议,窑洞顶上开个天窗就能行。

  彭阳县的农民一年四季都以大豆、玉米为主食,蔬菜很少上桌,更没见过蘑菇。听说能用废弃的玉米秸秆种出蘑菇,都不信。

  扶贫干部也不信。一位驻扎宁夏的福建扶贫干部对林占熺说:这里是宁夏,不是福建!这里“天上没飞鸟,风吹石头跑”,搞什么菌草?见林占熺不为所动,他说:教授我跟你说啊,我是福建人,你不要弄得我没脸回去。

  林占熺带队驻村工作,有时还住在菇棚里,以便夜间起来检查菇房的温度变化。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他办起了培训班,首期培训班学员218个人,有当地干部、技术人员,还有思想较解放的农户。培训班过后,当地挑选了27户农户,利用废弃的窑洞和简易菇棚用玉米秆和小麦秆栽培蘑菇。

  一个个难题被攻克,半年后,用作物秸秆栽培香菇、平菇、双孢蘑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27个示范户平均收入超过2000元,其中小岔沟村一示范户50平方米菇房栽培平菇的收入超过他种植27亩小麦的收入,参加食用菌生产的示范农户当年收入翻了一番多。

  菌草技术扶贫在宁夏取得显著成效。到2007年,全区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产值近亿元,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对口扶贫的一个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

  在发展菌草菇的同时,他们在闽宁村和彭阳县两个基地开展菌草种植,也获得突破。闽宁村种植菌草亩产鲜草达10吨,是当地青贮玉米产量的两倍以上。乡亲们说:“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

  林占熺的大女儿林冬梅,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主任。自父亲踏上这片土地,她也扛起父亲援宁的事业。父女成为同事,更是战友。

  一棵棵菌草,如今绵延在宁夏大地上,成为希望之草,幸福之草。

  这些年,每次回福建,孩子们总是从宿舍一直排到校门口送她

  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是闽宁协作的重要内容,每年从福建派出的支教老师比帮扶干部还要多。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的英语老师杨明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杨明到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和隆德县支教,一去就是七年。

  杨明还清晰记得刚到西吉时,鼻子流血、头晕失眠、皮肤干燥发痒,水土不服之苦让她终生难忘。

  但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而淳朴的笑脸,那面对贫困却从不放弃希望的眼神,让她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了下来。她觉得,能够在自己生命最美好的时期,连续七年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芳华,是她一生最值得骄傲的选择。

  杨明刚到西吉支教,班上就有一名男生接连几天没来上课。她家访后才知道,孩子的妈妈离家出走,爸爸身体不好,家里负担不起学费和生活费,他因此萌生辍学念头。她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落实捐资助学事宜,帮助孩子坚持上学。

  这件事让她深有感触。寒假回乡,她积极对接莆田市教育局、学校和闽籍企业家捐款,这几年陆陆续续募集53万元,用于帮助西吉贫困学生。

  教书育人是一份需要长期坚守的事业。这七年,杨明一边教学一边摸索,平时教学当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告别“哑巴英语”,逐渐成为口语达人。她还探索出适合这里孩子的英语“分层教学”法,完成了《构建农村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荣获固原市第一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一等奖,在提高当地同学英语成绩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杨明老师支教几年,先后带了400多名学生,共有200多名学生考上大学。

  这些年,每次寒暑假回福建,孩子们总是从宿舍一直排到校门口送她。一声声“老师万岁”,呼唤着,呐喊着,绵延着希望,回荡在杨明的心里,直到永远。

  他暗下决心,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在固原市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有这么一群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为医疗事业默默奉献着。

  许元腾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2016年8月2日,作为第五批援宁医疗队队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许元腾抵达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一到固原,来不及休息,许元腾就立马制定帮扶方案。他带头坚持每周三天门诊、三天病房查房手术,指导科室医师开展规范的临床诊疗,着力解决临床工作中如何减少医疗差错、降低诊疗风险、预防医疗纠纷等问题,积极挖掘原州区医院现有条件的潜力,不断探索如何在受援医院开展适宜技术,适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

  家住原州区三营镇的12岁孩子小徐,诊断书上写着一串医学术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该病的病变位于咽喉要道,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向自信的许元腾有些“犹豫”。小徐才12岁,手术难度这么大,如果有个“万一”,他该如何向宁夏人民交代?

  经过反复研究,许元腾决定采取全身麻醉手术,先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接着做腭咽成型术扩大口咽腔,在鼻内镜下动力系统辅助下再做腺样体切除术。该手术是原州区人民医院开展的首例技术,手术后3天小徐就出院了。

  孩子的父母送来了锦旗。当许元腾看到那面鲜红的锦旗,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面锦旗,也是闽宁对口帮扶的一面旗帜,是信仰的光芒。

  他暗暗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在许元腾四处奔走和努力下,医院引进了奥利巴斯电子鼻咽喉镜,开展了“muller检查评估OSAHA阻塞平面”“在电子鼻咽喉镜结合喉异物钳取咽喉部异物”等新技术。耳鼻喉科引进了先进的史赛克高清鼻内镜手术系统。医院还开展了“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病变清除术”“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新技术新项目。为了真正做到“把技术留下”,许元腾悉心带教,耐心讲解,使科室业务骨干最终熟练掌握该项技术。

  林月婵、林占熺、林冬梅、杨明、许元腾……每一位援宁工作者都在宁夏这片土地留下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山有泪眼,水有惦念。每每谈到这些平凡的故事,我们的眼就会湿湿的。

  离家2000多公里,海拔1000多米。这帮赤诚的援宁八闽之子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人生经验。与其说援宁是一种人生阅历,倒不如说是人生的洗礼。生命无价,援宁无悔!也正是他们默默的付出,让原本相隔遥远、天各一方的闽与宁,铸造出山海情怀——它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源远流长;它如武夷山脉,巍峨挺拔,永立东方……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