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如何?蚂蟥告诉你答案

发布时间:2022-03-30 10:00:00来源: 科技日报

  判断自然保护区是否真正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态学与环境保护中心团队近期首次利用蚂蟥吸食的脊椎动物血液中的DNA,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尝试,国际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举措。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约15%的陆地面积被划为自然保护区,但普遍缺乏野生动物,尤其是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信息。基于高通量条形码技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对占地677平方公里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了全面的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

  研究中,该保护区被划分成172个巡逻区,163位护林员在巡视过程中共采集到30468只蚂蟥,在由这些蚂蟥得到的脊椎动物血液DNA数据中,研究团队鉴定得到86个脊椎动物物种,包括两栖类、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其中有15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濒危或易危物种。分析显示,在群落水平上,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和远离保护区边缘而增加;在物种水平上,如水鹿、黑熊、苏门羚、黑麂等大多数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更多分布在较高海拔地区和核心保护区附近,而牛、绵羊、山羊等家养动物物种以及赤麂,则更多分布在海拔较低、靠近保护区边缘的地区。这也是迄今为止基于该技术进行的空间分辨度最高、规模最广的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

  研究证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为具有高保护价值的脊椎动物提供了保护空间。基于蚂蟥吸食的脊椎动物血液中的DNA的高通量条形码技术,可应用于大规模、高空间分辨率的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评估调查。研究结果还显示了如农业、畜牧等人类活动引发保护区退化的脆弱性。同时,还为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脊椎动物多样性基线,未来的调查可基于这条基线检测各个物种分布的变化,并评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率。(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