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
本报记者 李云舒 管筱璞
赛场上,初出茅庐的小将无所畏惧、挑战自我,久经沙场的老将永不言弃、奋勇拼搏,各国运动员间相互祝贺、真诚拥抱,都是奥运精神的最好诠释;赛场外,开闭幕式上的中国式美学,奥运村里的中国年,吸粉无数的中国美食,炙手可热的“冰墩墩”,都是中国文化的生动表达。
刚刚落下帷幕的北京冬奥会,给全世界留下无数精彩瞬间和美好记忆。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表示,北京冬奥会是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不仅是德国、奥地利、挪威、瑞典等冬奥强国收视率成倍增长,一些热带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既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这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得到有力印证。举办一届冬奥会,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6年多筹备,十几天赛期,举办这场全球体育盛会究竟值不值?让我们一一细数。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从一百多年前的“奥运三问”,到2022年的“双奥之城”,当冬奥梦汇入中国梦,北京冬奥会以一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宴,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文化特色,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从国内看,举办北京冬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是在“十四五”新征程开局之际、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时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将增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展示新时代中国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
从国际看,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体育瞬间按下“暂停键”:东京奥运会、欧洲杯延期,各国职业联赛“停摆”,各类“大满贯”级别的品牌赛事纷纷取消。中国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北京冬奥会如期顺利举办,言必信、行必果,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赢得广泛尊重。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表示,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并非易事,中国在国内采取“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北京冬奥会实行赛时闭环管理,“闭环内外的人员都感到很安全,中国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
事非经过不知难。筹办冬奥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对国力的综合考验。从筹办之初,北京冬奥组委就列出了一份涵盖51个业务领域、分解为3000余项里程碑任务的工作总清单,各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冬奥场馆建设保持节奏不变、目标不变、标准不变。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不禁感叹:“(北京)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这几乎就是奇迹。”
世界翘首以盼,中国全力以赴。100%绿电供应,采用碳排放量趋于零的制冰技术,“水立方”创造性变身“冰立方”,绿色低碳成为冬奥场馆最闪亮的底色;科技元素融入场馆建设、运动训练、冰雪产业,让奥运比赛更安全、更精确、更好传播,展示北京冬奥会的“科技范儿”;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近7年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贯穿始终,一项项任务从蓝图变为现实,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决定了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好冬奥会这样的大事,这是完全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同类大型赛事的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汪毅霖认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让大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有了一番新的思考。”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2025年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万亿元
一届冬奥会能否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积极的收益,这也是成功办奥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看来,北京创造了历史。“它是第一个‘双奥之城’,这本身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的再利用。北京冬奥会像是加速器,大大加速了三个赛区的发展。”
的确,这不仅仅是屏幕里呈现的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发出的一张邀请函。
与冰雪运动强国相比,中国冰雪运动起步晚、群众参与面不广、产业基础薄弱,一度被视为小众运动。在杨扬夺取我国第一枚冬奥金牌的2002年,全国滑雪参与者不到总人口的1%,而日本、法国等国,滑雪爱好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
2015年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冰雪运动人口增长缓慢,冰雪产业发展趋于饱和。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改变了世界冰雪运动版图。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
随着冬季奥林匹克“北京周期”来临,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带动下,中国冰雪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各地滑雪场等冰雪运动设施正在加速完善,冰天雪地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热引擎”。
东西南北交相呼应,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在中国,冰雪运动不仅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唱响了“四季歌”。东北多地明确提出了滑雪场建设规划,浙江、四川等南方省份滑雪场的建设运营也风生水起。如贵州六盘水打造“南国冰雪城”,海南三亚启动“冰上家庭体验课”,湖北神农架举办“滑雪达人对抗赛”,上海发挥国际化都市优势让赛事与产业“两翼齐飞”……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冰雪产业体系,正在加速集聚。北京冬奥组委预计,到2025年,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10000亿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冬奥会这类重大的赛事会产生全方位的长远收益。”汪毅霖告诉记者,单从经济角度来看,此次冬奥会凭借其品牌效应和已建成的良好软硬件条件,将给北京、张家口乃至整个中国的冬季体育旅游和体育竞赛产业带来可持续的正面影响。
“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目前可实现的赞助收入,已超过以往历届冬奥会,既为筹办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服务保障,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创造机遇、搭建平台。”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显示,北京冬奥会已经在带动冰雪产业和区域发展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将为2022年及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奥运红利。
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快速进步,运动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无数观众
本届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总共15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三名,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刷新冬奥会参赛史最好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这9枚金牌中有5枚来自雪上项目,4枚来自冰上项目。北京冬奥会一改我国曾经“冰强雪弱”的格局,展现出“冰雪均衡”的全新局面——这既是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快速进步的缩影,也表明中国冰雪运动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在,这个目标正在实现。
申冬奥成功时,109个冬奥小项中的1/3在我国尚属空白,而本次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共获104个小项194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说:“这在冬奥会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2月16日,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老将齐广璞在最后“一跳定胜负”阶段,秀出了该项目世界第一的5.0难度,并以129分的高分勇夺金牌。而就在两天前,2月14日晚,中国选手徐梦桃夺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这是中国女选手第一次在冬奥会该项目中获得金牌。终于圆梦的徐梦桃身披国旗高喊“我是第一吗”的场面,让许多人热泪盈眶。
2022年1月4日,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一个月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题调研北京冬奥筹备工作,指出“十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大家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我们的冬奥筹办工作也是长时间准备,在此一举。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只要奋力拼搏,就会收获掌声与敬意。女子冰球赛场上,尽管实力有差距,但中国女冰毫不畏惧,最终经过点球大战战胜日本队。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中国小将高宏博虽然赛前训练时脚踝骨折,但他依然坚持上场完成了比赛……追求卓越、顽强拼搏是体育的魅力所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冬奥会上不断彰显。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运动健儿不惜流汗、流泪甚至流血,这股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中国观众。中国冰雪健儿们书写出更多、更新、更美的历史,将激励中华儿女以奔跑的姿态,用锲而不舍的努力,在拼搏奋斗中续写追梦中国新篇章。
为世界打开了又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世界的了解互信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雪五环在“冰立方”中“破冰”而出,化作“美美与共”的象征,浪漫的“大雪花”火炬台由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字组成,向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豪迈宣言。
借北京冬奥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减少外界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进一步增强中国与世界的了解互信,无疑是本届冬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长缩短,表演规模也减小了,却展示出了一个更加繁荣、强大和自信的中国。”路透社报道称。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在国际形势愈发复杂的当下,“希望展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对世界人民的情感”,通过开幕式让人们看到中国人真正的内心。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在动人的闭幕式中落下帷幕。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发表报道称,北京冬奥会将因有力控制疫情、扣人心弦的比赛和激动人心的时刻而载入奥运史册。
“365人手捧柳枝,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该报道写道。
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打开了又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充满“黑科技”的奥运村,热情洋溢的志愿者,完善可靠的防疫措施……北京冬奥会以最真实直接的方式,让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造谣不攻自破。
近日,3次参加冬奥会的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阿伦·布隆克和他的美国队友称赞北京冬奥村的工作非常“出色”。他在记者会上表示:“中肯地说,他们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原先不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因为在美国,你会听到媒体各种糟糕的报道。那些其实都是假的——实际上,一切都很了不起。”
他的队友亚历克斯·费雷拉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费雷拉说:“我认为冬奥村的所有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非常真诚善良,他们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团体)……这让人耳目一新,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情形。”
“北京冬奥会是至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冬奥会!”2月16日,国际奥委会电视和营销服务首席执行官兼常务董事蒂莫·卢姆表示,北京冬奥会是数字媒体平台观看人数最多的冬奥会。此前,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称,北京冬奥会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已吸引超20亿人关注。
“北京冬奥会取得巨大成功,赢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称赞。这恰恰表明了美国政府利用奥运会这样的神圣赛事谋取政治私利是何其愚蠢。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中国,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满口谎言的西方媒体是如何歪曲报道中国及其民众的。”美国《行政情报评论》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表示。
充满竞技体育魅力的赛事故事、彰显传统文化风采的中国故事、热情好客与努力生活的中国人民故事、倡导国与国携手走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北京冬奥的宏大叙事。这正是北京冬奥会呈现给世界的中国形象。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这场盛会将持续地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