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切实办好“两类学校”,给留守儿童更好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2-02-21 09:48:00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熊丙奇

  新学期开学,一名11岁的留守男孩凌晨5时独自出门,赶赴15公里外的小学报名上学,远在千里外的父亲通过视频目送,2月14日发生在江西赣州定南县的一幕令很多网友泪目。2月16日,男孩的父亲向记者表示,他为儿子感到自豪,遗憾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对留守儿童有完善的帮扶政策。

  据媒体报道,视频中的男孩叫小腾,家在江西赣州定南县老城镇水西村,村子地处江西最南端的山区,是江西广东两省交界处。相比就近入学的孩子,小腾“步行+乘车”的上学路要辛苦得多。他5点10分出门,需要步行近4公里再乘车前往学校。所以,解决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需要切实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两类学校”,减轻乡村孩子上学的成本,让乡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各地要根据实际条件合理确定学校覆盖范围,一般应使学生每天上学单程步行时间不超过40分钟;具备公共交通或校车服务条件的,学生每天上学单程乘车时间应不超过40分钟。

  按照这一意见,以单程步行40分钟测算,小腾步行4公里赶到的村子,就应该有一所小学,这才符合就近入学的要求。虽然他是寄宿,但按照步行4公里加乘车11公里测算,每回一次家,就需要近两个小时。由此看来,保留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于保障乡村孩子的义务教育,以及让乡村有教育气息来说,十分重要。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统称“两类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但在具体落实中,一些地方存在重点关注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轻视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渐走向消亡,乡村适龄学生不得不到距离家更远的寄宿制学校就读。

  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我国全国2020年共有普通小学15.80万所,另有小学教学点9.03万个。而2017年,全国共有小学16.70万所,另有小学教学点10.30万个。也就是说,在三年间,我国小学减少0.9万所,小学教学点减少1.27万个。

  小学与小学教学点的减少,受到乡村出生人口减少、人口外流、乡村城镇化等因素影响,也与一些地方低水平维持乡村小学、小学教学点办学相关,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这些“小而弱”的小学、小学教学点读书,进而使这些学校、教学点被撤并。

  办好“两类学校”,首先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根据适龄学生的分布,确定办小规模学校还是乡镇寄宿制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听取居民的意见。其次,应该把“两类学校”都切实办好,尤其要重视乡村小规模学校,因为学校规模小,所以更有利于推进小班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从而将学校办成“小而美”的特色学校,甚至吸引学生回流,也为返乡创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当然,这需要加强乡村学校师资建设,增加对乡村教育的投入。(熊丙奇)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