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资管业在回归本源中充盈能量

发布时间:2022-02-10 09:41:00来源: 经济日报

  在过渡期平稳结束后,资管新规从今年起开始实施。从落地到实施3年多的时间里,这一被业内认为涉及面最广、要求最严的资管新规不仅使监管标准走向统一,更重塑了资管市场的格局,督促行业回归本源,防范化解影子银行等风险,并引领着未来资产管理的前行方向,最终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行业过渡平稳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清零,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任务,特别是中小银行已按时完成整改工作;保险资管产品基本实现净值化转型,产品投资运作进一步规范;融资类信托占比不断下降,通道业务大幅压降,不合规信托项目累计压降超80%。

  在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前,2017年底,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到百万亿元,涉及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多类机构众多产品,规模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前,对于那些难以从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或从银行获得贷款成本较高、甚至难以获得资金的企业而言,资管业务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也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为了规避日趋严格的监管,不少资管产品的交易结构存在多层嵌套,拉长了资管业务链条,这些都抬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在资管新规落地后,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专家魏星指出,由于监管标准不一致,资管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乱象。乱象突出表现为产品多层嵌套,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急剧膨胀,刚性兑付普遍存在,“非标+刚兑”使资管业务演化为一个规模巨大、监管缺失的影子银行,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资产虚增虚胖,背离了发展直接融资的初衷。

  在此背景下,资管新规发布实施,针对影子银行的产生根源及种种乱象精准施策,按照产品类型而非机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严格规范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坚决打破刚性兑付,规范资金池,实现对影子银行的“精准拆弹”。同时,考虑到整改的实际情况,从一开始就为资管新规设置了至2020年底的较长过渡期。

  2020年,在综合考虑疫情冲击、宏观环境、市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等因素后,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决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1年至2021年底。过渡期延长有效降低了整改给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的波动。截至2021年底,银行业保险业基本完成资管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整体符合预期。

  风险悉数出清

  化解资管业务中的高杠杆和影子银行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

  在3年多的过渡期里,资管行业在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风险因子也悉数出清。从杠杆率来看,资管产品的投资杠杆得到明显下降,统计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杠杆率较2018年降低了约2个百分点,信托产品计划杠杆率下降1.32个百分点。

  同期,影子银行规模明显下降,较历史峰值压降了约20万亿元。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信托业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为20.44万亿元,较2017年四季度峰值下降约22%。当前投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规模较2017年末的高点4.11万亿元已压缩过半,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90万亿元。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认为,表外业务的外延粗暴经营时代已成过去,精细化内涵运作时代已经来临。由于各种嵌套通道的关闭、杠杆率的统一、刚兑承诺的彻底打破,资管机构再也不可能通过投资非标资产等增加收益,达到以钱炒钱的目的,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竞争的透明化与激烈化。

  如从理财产品的变化来看,净值型产品的比例在不断攀升。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显示,净值型产品规模稳步上升,占比达86.56%,较前一年同期提高了26.08个百分点。

  整装再出发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资管行业也步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行业将整装再出发。

  资管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密切,更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息息相关。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银行保险机构资管产品直接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资金近40万亿元,约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3%;理财、保险资管、信托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股票、债券规模超过27万亿元,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截至2021年末,存续银行理财产品达3.63万只,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这意味着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资管行业改革仍需加快步伐。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继续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改革向纵深推进,具体举措包括加快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的机构队伍;坚持严监管、强监管不动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已有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23家开业运营,保险资管公司达33家。曹宇强调,将继续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理财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批设工作,做好已开业机构的运行评估,积极探索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径,落实扩大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政策,建设各展所长、有机合作、同生共存的生态体系。

  业内专家认为,差异化竞争将是资管行业接下来发展的趋势。张锐指出,资管新规将对未来资管市场释放更大的重塑与再造能量。资管机构回归主业,聚焦“专而特”,既要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进行深耕,也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加强产品精准定制与个性化设计,开展差异化竞争。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在《2021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出,在资管新规的早期过渡阶段,部分资管机构偏好采用跟随战略,即观察市场上有哪类产品较受欢迎,或哪类展业模式性价比较高,便对其进行模仿并大规模地铺开。同类型资管机构之间“同质化”的竞争现象并不少见。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跟随或者模仿战略的有效性必然会大打折扣。基于不同资管机构具备的不同的资源禀赋和能力边界,资管机构间“差异化”竞争的格局将逐渐成形。各类资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厘清自身的能力边界所在,认真选择符合自身的战略定位;只要能在适合的赛道上创造出竞争优势,就能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陆 敏)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