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GDP连续3年超1万美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回顾202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我们总结出9个主要看点,同时对2022年中国经济作了展望和判断。
一、2021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看点
1、GDP总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亿人民币,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有望继续提升
初步核算,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折合成美元约17.7万亿美元。2020年中国经济突破100万亿元,2021年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了较快增长。受同比基数逐渐上升的影响,2021年经济增速逐级放缓,四个季度分别为18.3%、7.9%、4.9%、4%。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显著高于6%的既定目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规模占全球的比重有望提升到18%以上,彰显中国经济强大的活力和韧性。
2、人均GDP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以我国最新统计总人口141260万人计算,人均GDP达到80962元,比2020年增长了8300多元。人均GDP折合成美元在1.2万美元左右,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189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比上年缩小0.06。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人均GDP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进一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要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9975元,低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3元;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8333元。
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连续8年是经济增长最大动能
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0.9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3.3%,连续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较大,导致2021年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比202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比2020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连续8年是经济增长最大动能。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两年平均增长10.8%,服务业经营效益整体较好。第三产业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2%,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60.3%、16%。
4、工业生产增长较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8.2%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高于经济增速。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增速较快。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快速,增速达到18.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快速,表明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从主要行业的产量增长来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45.6%、44.9%、33.3%、22.3%,增长快速。
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60%,但消费还未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
2021年社会零售品总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7%。消费实际增速高出经济增速2.6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60%,消费是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不过,消费增速较高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的基数较低,剔除基数影响的近两年消费平均增速只有3.9%,消费还未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2018、2019年消费增长8.8%、8%)。从全年消费运行来看,下半年消费增速下降显示终端消费需求较弱。三、四季度消费增速较低,12月消费增长1.7%,为全年最低值,疫情局部点状散发对消费带来明显影响。餐饮收入受影响较重,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12月增速为-2.2%,全年增长18.6%。9月之后汽车类消费降幅逐渐收窄,12月增速为-7.4%,全年增长7.6%。近期原油价格有所下降,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高位回落,12月增长16.6%,全年增长21.2%。
6、投资整体偏弱,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到17.1%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投资增速低于消费增速和经济增速,表明投资需求整体偏弱。全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增速仅有0.4%,全口径的基建投资增速只有0.2%,基建投资处于低位,是拖累投资增速的主要原因。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9%,房地产市场显著降温。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3.5%,是三大类投资里增速最高的一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快于全部投资12.2个百分点,表明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22.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5.8%、21.1%。
7、连续8年是全球最大出口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到6764.3亿美元
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6万亿美元,达到60514.9亿美元,同比增长30%,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其中,出口3.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出口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关口。进口额达2.6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全年贸易顺差规模在6764.3亿美元,同比增长29%,贸易顺差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中国疫情防控相对较好,促进全年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双双大幅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将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出口占全球的比重预计提升到17.5%以上。
8、CPI较为温和,PPI和CPI的剪刀差扩大到7.2个百分点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低于上年2.5%的涨幅,显著低于3%的年度控制目标。CPI全年走势呈N形波动,全年只有1个月CPI同比涨幅高于2%,整体物价水平较为温和。与此同时,全年PPI同比涨幅达到8.1%,PPI和CPI之间的差额达到7.2个百分点,剪刀差显著扩大。历史上,只有1993年PPI和CPI之间的差额超过了2021年。受上游大宗商品、初级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21年我国PPI涨幅较大。不过,四季度PPI环比回落、同比涨幅收窄,呈冲高回落特点。
9、就业状况整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高于预期目标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2020年增加83万人,高于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15.4%。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2020年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2021年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仅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16-59岁人口占比逐渐下降到62.5%;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上升到14.2%,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
二、2022年经济运行判断
面对内外部诸多风险挑战,2021年取得的经济成绩实属不易。同时,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突出表现在需求弱于供给、内需弱于外需、服务业弱于工业。展望2022年,预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真正进入到“后疫情时代”。
1、2022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GDP增长5%左右
2022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明显减弱,经济运行将逐渐恢复平稳。目前支撑经济增长的仍是出口和房地产,但两者的支撑作用都将逐渐减弱。随着疫情的全球经济的影响减弱,疫情错位对我国带来的出口红利将消失,出口增速很难维持快速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坚持“房住不炒”,提出“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表明在房地产调控总基调不变的基础上,还将进行执行纠偏和模式探索,房地产投资难以明显加快。未来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需要依靠消费、基建等内需,但内需状况恢复较为缓慢,难以带动经济增长显著加快,经济增速将维持在合理的中高速水平。
2、消费有望温和修复,增速在6.5%左右
三大需求里,消费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一类,2022年有望修复式增长。一是受疫情影响的消费领域将逐渐修复,旅游、餐饮、航空、住宿等户外消费将逐渐改善,但难以出现报复式增长。二是“缺芯”对汽车生产的约束将消除,汽车类消费增速有望回升,新能源汽车消费将保持快速增长。传统燃油车的消费将逐渐萎缩,新能源车销售占比可能达到30%。三是低基数及工业消费品价格上升带动消费增长,价格涨势缓慢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传导,将带动相应的名义消费增速上升。
3、投资将出现结构分化,增速在4.5%左右
首先,基建投资难以扛起稳增长的大旗。2022年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快到5%左右,但绝对增速并不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限。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有保障,但是基数规模已经较大,基建投资的“规划效应”与“换届效应”都有所减弱。其次,高端制造业投资或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投资成为三大类投资中增速最高的一项。制造业持续获得信贷支持,政策支持高端制造业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但有大量新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还有大量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需求。
4、外需可能边际放缓,出口增速在4.5%左右
2022年全球疫情稳定后,我国出口“补缺效应”和“低基数效应”同步减弱,海外需求也将可能走弱。但出口整体良好的形势仍会延续一段时期,边际放缓趋势可能逐渐形成。从出口量看,预计海外市场耐用品、消费品以及防疫物资等出口将减少,部分订单会回流到其他国家。从价格看,中国出口周期与PPI周期大致同步,出口和PPI类似,目前整体在顶部区域,2022年上半年开始会有明显下行压力,价格对出口的贡献度也将逐步减弱。预计2022年出口增速在4.5%左右,难以维持高增速。
5、CPI涨幅在2%左右,PPI和CPI的剪刀差显著收敛
猪肉价格正在经历筑底反弹阶段,但生猪存栏量难以大幅萎缩,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将较为温和,不会显著抬升CPI。随着价格涨势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传导,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将带动非食品价格有所上升。由于我国产能供给充足,而终端需求仍然偏弱,CPI上涨空间有限,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因此,预计2022年CPI涨幅扩大到2%左右。国际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工业初级产品价格进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间逐渐缩小。随着国内保供稳价力度加大,能源供应充足,将缓解价格上涨压力。终端消费需求恢复较为缓慢,难以对PPI持续高涨形成支撑。预计2022年PPI逐渐回落,全年上涨4%左右,PPI和CPI之间的差值显著收敛。
6、汇率双向波动区间可能有所扩大,预计年内汇率不会升破6.3
2022年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双向波动特征,或因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而出现阶段性贬值,但难以改变稳中略升趋势。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整体可能围绕6.4左右波动,年内不会升破6.3。在汇率预期管理下,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出现单边持续升值或贬值的概率并不高。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主要有:中国出口仍有韧劲,贸易顺差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吸引力仍强,海外资金持续净流入中国也将支撑人民币汇率。同时人民币也存在一定贬值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美元阶段性走强;中美两国货币政策错位导致中美利差收窄;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仍存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格局逐渐形成,难以出现趋势性升值和贬值。
7、货币政策将在稳健基调下偏松调节,M2增速约在8.7%左右
从国内国际客观环境分析,2022年我国货币政策不会跟随式收紧,也难有大幅宽松;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货币政策的稳健总基调和结构性特征没有改变。预计2022年,货币政策在稳健基调下仍有向松调整的空间,央行将继续采用MLF、OMO等多种常规工具调节中短期流动性,并综合利用降准、降息等操作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同时货币政策有望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科创、绿色等重点领域提供精准导向。预计2022年新增社融规模约在34万亿元左右,存量增速约10.8%,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结合广义货币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的原则,预计2022年M2增速约在8.7%左右。
8、财政赤字率回调到3%左右,积极财政政策将对稳增长扩需求发挥更大作用
预计2022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将回到3%左右,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可能略下调到3.5万亿元。考虑到财政结转结余资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财政支出额度将进一步扩大。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重点预计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实施新一轮减税降费。可能加大增值税留底退税的力度,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和工业提质升级等。二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有大量“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集中落地,特别是减污降碳、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集群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力度将加大,这些领域的投资既能扩大短期投资需求,又能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动能的切换。
9、行业及微观政策重在纠偏,确保新增就业岗位在1100万以上
一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适度调整。重点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将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还将合理支持房企的正常开发、并购及相应的贷款、发债等融资需求。二是能耗“双控”政策微调,防止运动式“减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先立后破”,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防止简单层层分解,更不能层层加码。三是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可能对教培、互联网等行业规范政策做调整,为这些行业留足平稳过渡的时间和空间,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对就业带来冲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预计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保持在1100万以上。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高级研究员刘学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