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藏学校旧址开放满一年 40万人次“打卡”红色新地标
原标题:40万人次“打卡”红色新地标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2023年3月28日,蒙藏学校旧址对外开放。一年来,旧址通过“展览+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全年夜间延时开放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示党的百年民族工作辉煌历程及伟大成就,已接待观众40万人次,成为首都市民争相打卡的红色新地标。
西单繁华的商业区里,一座与周边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的四合院就是蒙藏学校旧址。步入其中,东、西两个院落古朴幽静。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就是从这所学校开始的。这段百年前的红色历史被浓缩在西院的“中华一脉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中。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文献、档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展厅里的珍贵史料,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民族团结的历史。我们一定要传承好这段全民族的红色记忆。”有观众写下自己的观后感。
东院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河南的澄泥砚、甲骨文、豫剧、木版年画,锦绣四川的自贡扎染、珙县蜡染、阆中丝毯……一个个传统文化体验和观赏项目让观众足不出京,就能感受各地的文化精华。
“体验区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国家民委牵头下,我们协调了全国各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动员各地选送各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实施轮展制度,以季度为周期,保障体验内容持续更新,提升体验馆对观众的长期吸引力。”蒙藏学校旧址负责人黄春锋介绍,自开放以来,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已轮换了4期:山东的鲁班文化、甘肃的河西风情、广西的天琴艺术……不断上新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演出,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为观众进行云导览、带领观众寻找“民族团结之花”、到各区巡展……依托这些生动的红色资源,丰富的社教活动开展起来,吸引更多观众触摸红色记忆。地处繁华的商业区,蒙藏学校旧址还首创纪念馆全年常态化夜间延时开放,每日开放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为烟火气的夜经济增添了一丝文化味儿。据统计,夜间参观人数已占总参观人数的三分之一。
一年来,蒙藏学校旧址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当好革命文物的“研究员”。“第二届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会”在蒙藏学校旧址设置了分会场,专家们围绕“北大红楼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进行专题研讨,一批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在研讨活动中产生;与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参与“‘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觉醒年代研学行”,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为馆校合作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传播红色文化作出有益贡献;编纂《蒙藏学校旧址及其历史概述》,为红色研究再添珍贵素材。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与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等单位通力合作,坚持“学术立馆、文保强馆、社教兴馆、科学治馆”,加强蒙藏学校旧址内涵挖掘及展示传播工作,搭建立体宣传模式,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短视频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等方式,深入挖掘和宣传保护利用的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管理好、运用好馆内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民族团结的故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