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世界顶级乒乓球赛事落地北京石景山 首钢场馆将进行“冰乒转换”

发布时间:2024-03-27 10:19: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高星 孟竹)记者今天从“乒世界,品北京”WTT中国大满贯新闻发布会获悉,经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和WTT世界乒联评审团评估,北京成功获得了2024-2028年WTT中国大满贯主办权,2024年的赛事将于9月26日至10月6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行。本次赛事也标志着中国首次举办WTT系列赛中级别最高的大满贯赛事,这也是北京继在1961年成功举办第26届世乒赛后,再次举办世界顶级乒乓球赛事。

  据悉,中国站赛事将由中国乒乓球协会、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届时将有来自全球各地约25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赛,赛程预计为14天,比赛将设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及混合双打五个项目,赛事积分为2000分。

  一直以来,北京市致力于推动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普及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拥有近7000个乒乓球场地,同时大力推动乒乓球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持续为国家队输送国手,从庄则栋、邱钟惠到张怡宁、郭焱、马龙、丁宁、王楚钦,均是北京乒乓球国手的杰出代表。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杰表示,在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后,体育已经成为了双奥之城北京最亮眼的名片之一,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运动的常住人口达到了上千万人,而乒乓球运动无疑是北京市民最钟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本次WTT中国大满贯赛事成功落户北京,是北京今年继成功申办202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2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之后,迎来了又一项顶级的国际体育赛事。赛事的成功申办,必将在北京、在全国再次点燃国球热情,也将为进一步促进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非常开心WTT大满贯赛事将在金秋十月来到北京,世界最顶级的乒乓球赛将在家门口举行,我和大家一样,非常开心,也期待着赛事的到来。我从小来到北京学习打乒乓球,在北京这座城市成长,是北京队培养了我,能在家门口为家人和朋友们奉献一场世界顶级的乒乓球赛,我想这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今年十月,WTT中国大满贯将在石景山首钢园举行,最顶级的乒乓选手齐聚,冬奥之后,让我们盛情邀请大家一起来领略乒乓球的速度与激情。”刚刚夺得新加坡大满贯男单冠军、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乒乓球队队员王楚钦对于能够在家门口参加大满贯赛事充满期待。

  石景山展现冬奥遗产魅力 首钢场馆将进行“冰乒转换”

  作为本次赛事的举办地,历经两次奥运会的石景山,积累了丰富的大型国际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经验,从场馆建设、交通运行、住宿服务、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强化保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据悉,首钢园区冰球馆、速滑馆和花滑馆等场馆经过改造升级,完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首钢园目前已集成科技、文旅、体育等多种功能,将成为石景山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和服务,提升承办赛事的水平和品质,确保每一场赛事都能取得圆满成功。”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介绍。

  李新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展示体育竞技精神的盛会,更是推动区域经济文化旅游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大赛在首钢园举办,我们将深化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活化场馆设施,充分利用工业遗产资源打造更多的开放服务的空间、文化消费的场所、特色的旅游线路,来推动体育产业与城市更新的深度融合。

  随着赛事落地,石景山区将启动一系列文商体旅宣传推广活动,在为全球球迷呈现精彩绝伦的乒乓球盛宴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赛事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展现冬奥遗产的崭新魅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热情,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推动新首钢和首都西部地区协同发展,为地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传统重工业区向绿色高端之城的华丽转身。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尚介绍,拟用于举办WTT大满贯赛事的三个场馆分别是首钢冰球馆、短道速滑馆和花样滑冰馆,这些场馆是北京冬奥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WTT赛事,首钢场馆将进行“冰乒转换”,成为WTT比赛馆和训练馆。首钢冰球馆配备体能训练区、医疗室、贵宾室、媒体室等多个功能房间,原有观众坐席4000余个,经过精心改造坐席数将增加至5000个。短道速滑馆主要承办小组赛,花样滑冰馆为比赛训练馆。园区内的香格里拉酒店、洲际智选假日工舍酒店距离比赛场馆直线距离不到500米。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WTT赛事,深化冬奥遗产和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做好场馆运行和综合服务保障,为各国运动员、官员、媒体和观众朋友们奉上一届具有首钢工业风特色与活力的高水平国际赛事。”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