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居浙江省第一

发布时间:2024-03-14 11:42:00来源: 浙江日报

  眼下,正值小麦生长期,在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杨庄村的丰硕家庭农场,负责人蔡建良正忙着施肥。这两年,蔡建良通过发展规模农业,农场种植的1300亩小麦和水稻,每年收入超400万元。

  漫步嘉兴田间地头,还有不少“蔡建良”鼓起了腰包。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43元,居浙江省首位。至此,嘉兴在浙江省这张榜单上连续“霸榜”了20年。

  嘉兴农民为何如此“有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建华透露了“秘诀”:20年来,嘉兴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户提高收入。

  对47岁的陆荣来说,2004年很难忘。这一年,家住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姚庄村的他,在镇工业园区找到了工作,月工资近3000元,相当于之前种地半年的收入。也是这一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21元,居浙江省第一。

  作为“浙北粮仓”,粮食生产是嘉兴的头等大事。“但与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不高,想要农民增收,不仅要创新种粮模式,也要发展其他产业。”邓建华说,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才能打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

  乡村产业,成了嘉兴在长三角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突出亮点。当地瞄准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少、农产品供应有缺口的情况,利用本地丰富的种植加工资源,发展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

  凤桥水蜜桃、海宁鲜切花、桐乡杭白菊……如今,众多嘉兴特色农业产业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名号,这都是当地农民赚钱的底气。在嘉兴市海盐县于城镇江渭村,村民王燕在农技专家和种植大户的指导下,自家8亩地都用来种植葡萄,年收入从20年前的不到1万元,提高到现在的30万元。

  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近65%,就业稳定,是增收的直接原因。近年来,嘉兴牢牢把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关键,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市、县两级均出台政策,对农开区建设给予最高9000万元扶持,并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平湖市广陈镇已为当地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农民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9.5%以上。

  当然,农民收入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2009年,嘉兴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四轮“强村计划”,从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对各村加以扶持。如今,嘉兴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均超160万元,农民每年靠分红拿到的“大红包”更厚了。2023年,嘉兴共有35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总金额1.9亿元。

  此外,嘉兴还建立一个个“造血机”,为低收入农户巧设“增收密码”。如嘉善建立“共富大棚”,农民“家门口”上班拿工资;桐乡创新“奔富十法”,通过转移就业、消费帮扶等,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小康。

  嘉兴力争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