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赤峰:深挖“土资源” 延长“产链条”

发布时间:2024-02-27 14:44:00来源: 内蒙古日报

  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保持在100亿斤以上,牲畜存栏连续多年居自治区首位,“赤诚峰味”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进军,赤峰市蹄疾步稳。

  站在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碾子沟村在建的旱作高标准农田上,放眼望去,黄土坡下梯田连绵。

  “改造前这片土地均是陡坡,耕作条件较差。”松山区农牧局局长陈刚说,建设高标准农田,既可以提升地力,便于机械化操作,也能防止水土流失,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近年来,赤峰市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工作,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推广旱作高标准农田增加集雨补灌工程建设,解决春季降雨不足导致的旱地播种难、出苗难的问题。目前,全市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9.15万亩。伴随耕地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也逐年攀升,2023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了130亿斤。

  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提升种业科技水平,事关粮食安全大业。赤峰市坚持科技兴农兴牧,依托本地种业发展基础与优势,大力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中国北方种业大市。

  “眼下,赤峰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以玉米、谷子、小麦、水稻等为主的粮食作物已销往全国各地,绿豆、荞麦等杂粮杂豆远销东南亚。”赤峰市农牧局局长张圣合表示,今后将进一步丰富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培育出广适、高产、优质、高抗的农作物、畜禽新品种。

  地处黄金草原带,赤峰市拥有3994.86万亩草原,水清草美,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农牧民有着丰富的畜禽养殖经验。但随着现代农牧业的转型发展,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粗而不精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难题。

  走进宁城县八里罕镇绿草地养殖专业合作社,高度自动化的大型牛舍内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悠闲地吃着饲草料。

  “每个牛舍都配备氨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牛舍环境可以实时监测调控,安装的肉牛“生产记录仪”,可监测牛的生长状态,肉牛饲养实现了科学远程控制和全过程自动化。”合作社负责人于学剑介绍,目前合作社有标准化肉牛养殖棚圈7万多平方米,存栏肉牛1万余头,年出栏肉牛约1.5万头。

  养好牛更要卖出好价钱。为了促进产销对接,畅通销售渠道,宁城县建立八里罕、忙农、铁营子3处家畜交易市场,辐射全国大部分省份,年交易量达到20万头以上。

  宁城县肉牛养殖业是赤峰市畜牧业发展的缩影。赤峰市实施“增牛优羊、增禽优猪”发展战略,带动养殖户增收,养殖业提质增效,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养殖,多元化、多渠道销售。

  2023年,赤峰市牲畜存栏2210.6万头只,禽存栏3629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8万吨、18.8万吨、34万吨,肉类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畜牧业正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3年10月11日,“赤诚峰味、北京有约”赤峰市农畜产品集采推介会在北京市新发地农贸市场召开,赤峰市100余家企业500余种“赤诚峰味”亮相推介会,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家、游客及北京市民慕名前往推介会,了解并品鉴“赤诚峰味”。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是提升农牧业竞争力的核心优势。赤峰市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以“赤诚峰味”为核心的“1+N+M”的品牌建设架构体系,通过全流程全周期加强特色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全方位全地域打造农畜产品品牌。

  眼下,通过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延长“产链条”、做好“土特产”,赤峰的农畜产品逐渐“出圈”走向国内外市场。

  “赤峰绿豆”“赤峰番茄”等一批单产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赤诚峰味”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达754.5亿元,居自治区第一名。(记者 王塔娜)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