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会”上看发展丨吉林省发改委:起步即冲刺 奋力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目标
人民网长春2月18日电 (记者王海跃)“新年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即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对全省进行动员部署,充分表明坚持不懈抓项目、千方百计促投资,仍是当前全省上下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任务。”18日,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志新围绕2024年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安排情况进行汇报。
张志新表示,全省项目建设的集结号已经吹响,省发改委将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奋力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目标。
抢先抓早,实现项目开工更早、建设进度更快、达产达效更多
对照全年投资目标任务,省发改委将夯实序时进度,组织各地逐个对接项目单位,按月排出投资计划,抓好工作落实。坚持“项目等资金”,安排2亿元省级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刚性约束,计划项目的80%将在春季集中开复工,上半年实现开复工率100%。抢抓施工进度,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制定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进展单、任务书,层层压实责任,持续跟踪推进,确保实施重大项目25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各地也要树立“抓实项目才能抓实工作”的理念,以问题导向抓“调度”、目标导向抓“赛马”、结果导向抓“督导”,狠抓投资强度、施工进度、竣工投产。进一步夯实本地区投资任务和序时进度,适时组织项目集中开工、项目督导踏查等系列活动,抢工期、抢进度、见效果。同时,要坚决在扩大有效益投资、提升项目质效上下足功夫,在保持适度规模增长的前提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全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引领能力强、发展潜力足、创收效益好的产业类项目,产业投资占比达到一半以上。
精准谋划,实现工作机制更务实、政策把握更到位、转化落地更高效
开展“项目谋划年”活动,实施重大项目谋划专班行动,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和“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持续服务指导地方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超前对接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围绕国家“五大安全”能力提升、闲置资产资源盘活等方向,组织各地各部门谋划一批重点储备项目。发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牵引作用,谋划一批产业配套、产品消纳项目。完善重大项目三年滚动储备项目库,制定梯次推进计划,加大项目转化力度。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提高履约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资转化率,发改、商务和统计部门将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入统”工作闭环。各地要发挥在全省产业布局中的战略主导作用,谋划实施好本地“一号产业项目”,聚焦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高起点、高站位谋划一批投资体量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同时,要增强政府、企业、机构联动,在强链延链补链项目上做文章,深化前期研究论证,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
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服务机制更完善、审批流程更便捷、要素保障更有力
完善领导包保、专班推进、项目秘书服务等保障机制,专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项目提供全周期跟踪、全流程保障服务。灵活运用并联审批、承诺审批,对风险可控环节实行容缺审批和容缺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环评文件分级审批,重点项目土地预挂牌出让,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节约时间,提高项目落地率。各地要以“店小二”精神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政企沟通机制,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充分发挥项目中心作用,对重大项目逐个包保推进,统筹做好政策、资金、用地、用能保障,“一对一”解决好征地、拆迁、审批等问题,真正把项目建设速度提起来。
强化管理,实现资金争取额度更高、使用效益更好、民间投资更活
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分配额度,力争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额度较上年提高20%,争取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额度东北地区领先。打好与银行贷款、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组合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更多项目融资需求。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考评办法,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将使用效果与分配额度挂钩,以资金使用的良好效果赢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制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办法,按照项目法管理,专项债券资金分配跟着项目走,与项目建设进度挂钩。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各地要对照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三张清单,提早包装准备项目,最大限度争取国家资金。全面梳理年度政府投资项目,平衡好投资比例和负债比例,加力提效用好政府投资。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及时足额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摆脱思维惯性、路径依赖,大胆创新投融资模式,千方百计扩大民间投资规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