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江苏省委书记怎么看?
12月4日,“2023年十大流行语”公布,“新质生产力”位列榜首。
江苏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半个月前,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9次会议举行,会议的主题正是围绕着“新质生产力”展开。在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发言后,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分享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并表示:对于江苏而言,要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走在前列。
这已经不是信长星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新质生产力。事实上,从9月份出席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到10月份调研无锡江阴市、惠山区,再到在南京调研元宇宙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其行程中的高频词。未来,新质生产力亦必将对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调研行程中的高频词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由此提出。
4天后,信长星在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上表示:“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把产业和科技结合得更紧密,把创新和转化各环节衔接得更顺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9月21日,信长星调研东南大学时提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9月24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2023产业科技创新大会举行,信长星再谈新质生产力:希望南大和苏州围绕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双向奔赴”,强化战略对接、校地协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抢占发展新赛道。
在板块调研时,信长星也将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发展相联系。10月20日,信长星到无锡江阴市、惠山区调研,强调要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探索新路径,在统筹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成果,更好地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今天的未来产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10月24日,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元宇宙产业发展情况时说,要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以虚实相生的应用需求为牵引,推动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江苏有责任、有基础、有动力”
梳理可见,信长星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
在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9次会议上,信长星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发言后,从理论地位、理论内涵上分享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从理论地位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理论内涵看,新质生产力是以新科技革命为先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产业形态为支撑的一种生产力形态。
新质生产力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实践要求看,信长星说,新质生产力是发展的命题,也是改革的命题。对于江苏而言,要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走在前列。在这方面,江苏有责任、有基础、有动力。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拥有南京、苏州等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平台,拥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也是民营经济大省,拥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和商业领袖,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江苏正在致力建设的“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作为经济发展领头羊,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当仁不让。
信长星说,江苏是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从产业基础看,江苏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等均居全国首位;从创新基础看,江苏有近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00万科技人才,形成了高水平实验室矩阵。从市场和环境基础看,江苏有便捷的外向通道和巨大的内需市场,在新产业上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都为江苏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攻坚前沿科技,江苏充满干劲。今年,江苏省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动作频频:密集出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等,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政策支撑。信长星还谈到,江苏省推进“数实融合强省”建设、科技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工科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展好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