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南京巷子里的“解忧”假发店
近年来,小店经济如火如荼,正成为助力经济民生的“毛细血管”,在吸纳就业、改善民生、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人民网江苏频道联合江苏省私营个体经济协会推出首届江苏省民营经济暨个体工商户优秀案例展示活动,并在全省优选10家“了不起的小店”拍摄系列短视频,讲述“店主”们自强不息、努力经营、投身公益的精彩故事。本期聚焦南京市江宁区杰贝尔假发店店主杨国志。
“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有追求美的自由,重新找到自由的人生。”从30平米的街边小店到4家分店的假发城,杨志国用了13年。
2004年,17岁的杨国志初涉美发行业。一次偶然的发现,让他做起了假发梦。“无意间我发现家里的亲戚很多都戴假发,但是看着不自然。我就想去哪里能寻找高端一点的比较自然的假发呢?”凭着一腔热血,杨国志只身前往贵州,在一家假发工厂里做起了发型师。一年后,他带着技术和产品回到南京,在市中心新街口的一栋写字楼里,开起了第一间假发店。
开店容易守店难,在当时,假发产品还不易被大众接受。为了让顾客相信自己店里的假发与众不同,杨国志不惜把自己剃成了光头,以亲身经历告诉客户,好的假发也能戴得逼真自然。
“通过这一行,我认识了很多年龄比较大的长辈,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我就觉得这一行是选对了。”杨国志记得,2011年前后,一名老主顾在店里聊起了自己的苦恼。原来,对于长期戴假发的人来说,每次去理发店理发,在众目睽睽之下摘掉假发,都会引来周围异样的眼光甚至是围观嘲笑,“总是让人感觉很尴尬”。
想着自己就是发廊出身,杨国志二话没说就答应以后由他来给客人义务剪发。通过口口相传,来找他免费剪发的人越来越多,从最早的一两个人变成了日均六七十人,过年前高峰期接近200人。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里,杨国志和店员们光剪发就忙得不可开交。
“我的顾客到我这里来剪头发,大家都是一样的,不会有人带着有色眼镜,在无形中给客人们搭建了一个避风港。”面对庞大的客户需求,杨志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店面经营改为半公益性质,即销售假发的同时,终身免费帮客人清洗假发、修剪头发。既化解了去理发店当众取戴假发的尴尬,也为部分困难客人省去了理发的费用。
在别人看来,免费修剪耗时耗力,杨国志是在“做傻事”。然而,他铁了心要把这件“傻事”做到底。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期间有很多顾客都劝他适当收费,他都没有改变初衷。
“一开始我的本意也是为了挣钱,做了这么长时间后,就不光是一个事业了,也是一个人生的舞台。”如今,杨国志的小店里集聚了形形色色的客人,有人身患重疾,有人白发苍苍,也有人头发稀少……但只要走进这一方小店,客人们就能有勇气重拾过去的记忆,重新拥有美的权利。
小店生意越来越好。看到那些两鬓斑白的老人“赖”在店里几个小时都不愿意走,杨志国倍感欣慰。“一顶假发解决了很多人的困惑,一顶假发也守护了一个人的尊严,未来想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去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杨志国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