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小店①|奏响产业“振兴曲” 文旅融合绘就新图景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
8月的并州大地,万物丰茂 、沃野生金。行走在太原市小店区的田间地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幅诗意的乡村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南农北商”的小店区因地制宜,以发展南部城郊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结合各村不同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助推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8月,小店区的田间地头入目皆绿。人民网 卢鹏宇摄
产业为先 谱写村强民富新篇章
来到小店区北格镇流涧村的香葱基地,一埂埂排列整齐、连接成片的大葱笔直挺立,郁郁葱葱。由于得天独厚的沙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这里生产的大葱味美、味长,口感十分独特,是烹饪提味的上等佐料。
作为流涧村标志性产物,早在90年代初,“流涧大葱”便已名扬太原,然而后期受到市场、人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从事大葱种植的村民减少,导致这项产业逐渐落寞。如今,该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重新挖掘“流涧大葱”多元价值,助推“流涧大葱”回归农田、重返市场。
2023年,流涧村村委会流转150亩农田,其中100亩试种山东优质大葱品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种植;剩下50亩采用古法棱种方式种植本地大葱。“要用事实说话,到10月丰收时节村民可以亲自看看哪个品种种得好、卖得好,让大家自行选择种植方式。”流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二宝介绍。
“我们计划打造集种植、分拣、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基地,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真正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将‘流涧大葱’品牌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收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振兴新格局。”赵二宝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特色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关键所在。
距流涧村以南7公里左右的三贤村内,有着山西省最大的君子兰种植基地——大德胜君子兰基地,这里的君子兰品种丰富、花大色艳,在花卉行业具有良好口碑,深受市场欢迎,年销售额达350万元。
这个基地的“90后”负责人刘冠卿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运用专业知识,将君子兰这一特色产业打造成小店区设施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作为一名“90后新农人”,刘冠卿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素养,更拥有创新发展的新思维。他没有拘泥于当前君子兰的业态,而是持续引进种植新品种、摸索种植新技术,并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的养护方法。
逐渐成熟的养护技术吸引了周边种植户前来学习,在不断地交流之中,种植君子兰这项新型农业被更多村民所知,逐渐开始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和传统农业不同,花卉种植环节较多,除在育苗、种植和包装阶段能为本地村民们提供就业岗位外,也可以带动周边花土、肥料原产地农民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来,为其增加一到两万元的年收入。”刘冠卿介绍。
随着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小店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驱动、农民联动,聚焦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特色产业、新型产业逐渐兴起,诸如流涧大葱基地、大德胜君子兰基地等已成为小店区新型特色产业的新生力量。
刘冠卿精心养护大棚中的君子兰。人民网 卢鹏宇摄
数商兴农 打开乡村经济发展新窗口
近几年,农村电商发展势如破竹,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作为太原市乡村e镇建设点之一,7月25日,小店区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在王吴村正式揭牌。
服务中心一层展厅中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不禁驻足浏览,色香味美的小店牺汤,甘甜清冽的绿膳源白酒,质地纯正、色泽清亮的西家凹蜂蜜……这些产品包装精美,品质优良,从吃到用种类丰富,都来自小店区的特色本土企业。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解决小店区部分乡村企业存在知名度不高、市场空间不大、没有形成统一区位优势问题,乡村e镇致力于帮助传统本土企业向互联网升级转型。通过专业的产品设计、包装以及系统化的销售指导,加速本土产品流通,为小店特色产业提供完善的标准化发展路径。
“乡村e镇服务中心的建成为创业者提供了场地、设施、设备及便捷的工商辅助服务,不仅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成本,还为团队、个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硬件支撑。期间,我们还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讲师为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小店区乡村e镇项目城市经理任伟星介绍。
服务中心展厅旁,是拥有专业设备的4个实景直播间,通过网红直播、品牌、团队、技术、供应链、培训等资源,中心还能为小店区相关企业主体提供一站式的直播服务。
就在8月初,乡村e镇11名主播前往杭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谈起收获,主播王倩深有感触:“电商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次学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专业知识。相信通过时间的沉淀以及大家不懈努力,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定可以推动小店区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城市、被更多消费者熟知并喜爱。”
与此同时,服务中心积极拓宽线下销售渠道,不仅帮助企业与各大商超进行产品对接,还在相应时节举办采摘活动,利用“可览、可游、可食、可居”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目前,小店区正在持续加强对乡村e镇培育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把乡村e镇项目建设真正作为农业转型“新引擎”、农村产业“新抓手”、农民致富“新路径”,努力打造出有产品支撑、有带动作用的乡村e镇“小店样板”。
小店区村强民富景美的乡村新貌。人民网 卢鹏宇摄
邂逅非遗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创意壁画、非遗院落、乡村书屋、老年餐厅……在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非遗文化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和古建一条街,串起一路好风景,让乡村旅游的打开方式不止一面。
从名不见经传的较偏远落后乡村,变身“网红打卡地”,城乡融合样板区、共同富裕标杆区,刘家堡村交融布局,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这里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史载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筑堡屯兵之地,故名刘家堡,是现存最早的王姓族人发源地,明代大学士王琼故里。
刘家堡村党委书记乔武平说:“如何能够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如何能够把土地、房屋以及闲置的劳动力综合利用起来,如何能吸引市民来到三十公里外的农村休闲游玩带动消费,这是刘家堡村前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竹篱茅舍风光好,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价值正在被重新审视。2020年开始,刘家堡村进行全面改造,以非遗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振兴乡村文化。一个个闲置院落摇身变为文化味儿十足的非遗小院,非遗乡韵融入别样田园风光。
非遗街道上,黑色镂空“见初成器”四个字,透露出浓浓的艺术气息。走进屋内,一名学徒正捧一抔陶土摆放在陶轮上。陶轮转动,在指尖一点点塑造着陶的胚型。墙上展架内,一个个不同中国色的茶盏成品,借古香陶光,穿梭万千岁月,诉说往昔。
现如今,刘家堡村已集聚国家级非遗项目太重鼓乐、省级非遗项目西华门舞狮、市级非遗项目妙艺堂葫芦、梅艺漆坊、神针火疗法以及区级非遗衣礼汉服、古法陶艺、穆府老膏药等47个非遗、手工艺项目入驻,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小镇”。
在此基础上,该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新型农家乐、民宿、康养聚集地,昔日传统农业村发展为当下的乡村农文旅多元发展模范村。2022年刘家堡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胜枚举,但这也仅仅是小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
产业兴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城乡和谐。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充满希望的田野,更能看到村民、游客灿烂的笑脸。从旧貌到新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小店区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