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从青丝到白发 只为见证万木葱笼

发布时间:2023-08-09 10:54:00来源: 内蒙古日报

  从山岭到沟壑,他的足迹遍布大兴安岭林区10.67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从青丝到白发,他把忠诚和奉献烙印在祖国北疆的绿水青山里……他就是赵炳柱——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院长。

  怀揣着对绿色的执着追求、对林草事业的满腔热忱,赵炳柱一直奋战在生态保护建设的第一线,以服务林业和林区生态建设为己任,成为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经营、资源管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他曾获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先进个人,自治区森林资源管理先进个人,自治区第五批“草原英才”称号,呼伦贝尔市第二批百名领军人才,呼伦贝尔市、森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在2013年和2018年,赵炳柱先后两次主持全国第八次、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调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主持完成林区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泥炭资源调查和中蒙药资源普查工作,同时组织完成林区野生真菌、浆果、驯鹿主饲植物、野猪种群等多项专项调查;2021年至2023年,共完成三轮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即以国土“三调”为统一底版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全覆盖监测,为国家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和林长制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全面查清了林区林草湿资源本底及生态状况,生态功能区内林木面积、蓄积双增长,林地、草地、湿地种类、数量、质量均有大幅提升,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一份份成绩单是他工作的见证,也是他和团队成员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赵炳柱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带领团队合作开发一类调查PDA数据采集软件、二类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和林区自然资源大数据云平台,积极研发林区植物数字标本馆管理系统,为科普、科研、教学、保存物种多样性,全面展示林区植物资源搭建信息支撑平台,并将林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林地变更数据库、公益林数据库整合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数据库,建成一套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库和更新平台,实现了“三库合一”,有力推动了林区森林资源监测、监督和管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他积极开展科技研发,主持《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长可变密度动态模型》《二类调查工艺改革》等项目的科技推广研究,并与国家林草局规划院联合开发的“二类调查一体化支撑平台”,荣获第十一届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大兴安岭植物志》的编写经历令赵炳柱记忆犹新。“从2013年编纂立项到2022年出版发行,《大兴安岭植物志》是规划院向大自然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多少次走访调研,多少回讨论修改,一大批专家学者和森调队员的心血都凝结在这段为之奋斗的岁月里。”赵炳柱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4月20日,《大兴安岭植物志》编研项目成果鉴定会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召开,经过充分讨论和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大兴安岭植物志》是迄今为止记录大兴安岭山脉植物最完整、最系统的植物志,编研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是大兴安岭乃至我国植物科学界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对于研究大兴安岭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植物生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是植物相关专业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基础资料。

  随着赵炳柱的深情讲述,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拓荒牛”木刻雕像和刻有“兴安”字样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诠释着规划院人顽强奋进的精神特质和勇当开路先锋创造未来的决心。(记者 宋爽)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