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金桥“谋士”搭“金桥”
排水不畅、路灯不亮……原先基础设施老旧引发的连串问题,是14个自然小区组成的宁河区金桥社区解不完的硬结。如今紧密依靠党员群众,从设立“党员圆桌议事会”,到实施“一把手”工程,金桥社区走出一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新路,架起一座通向居民心坎、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金桥”。
社区治理看“议事”
去年,天津市宁河区桥北街道金桥社区办了个“党员圆桌议事会”,召集大家议议社区里的事。
居民起初不以为然,“什么也解决不了,议议也就是议议。”
不信,到社区打听。近一平方公里土地上零散分布14个自然小区,房龄全在20年以上──
“这块在这村建的,那头在那村建的,一堆一片,有围墙的就俩小区。”
“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等,土地性质比较复杂。”
“既在城乡接合部,又处贸易开发区。既有楼房区,又有拆迁遗留平房区。”
……
金桥社区集矛盾易发“标签”于一身,即使在居委会所在地的围合自然小区金桥小区,也积压难题多年──8栋楼、238户,地方小,人口少,加上物业费难收齐,原物业公司不干了,无新物业公司“接单”。尽管2020年已提升改造,但设施缺乏维护,路灯不亮,居民夜里出行,靠手机照明。
“群众反映诉求的12345市民热线工单接连不断,重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基础设施老化缺乏修缮引起的。”去年刚上任时,社区党支部书记冯飞头疼不已,“这个问题没解决,那个问题冒出来,按下葫芦浮起瓢。”
独木难支,孤雁难飞,众人拾柴火焰高。冯飞召集老党员老干部“谋士”开会,“他们有从职能部门退休的,有经营生意的,觉悟高、热情高、经验多,点子多。”
几番“议事”下来,社区的事渐渐有了眉目。
在上级帮助下,社区选用了天津未来城宜诺有限公司,为试点的金桥小区和银河花园居民提供“先尝后买”物业服务。
“新管家”今年入驻后,一口气更换了院内和楼道灯120盏,增添绿植320平方米,修缮粉刷门垛、公共区域地面200平方米……金桥小区居民李倩倩明显感到变化,“20多年老小区,现在很少像我们小区这么干净的。”
“我们开展了多种公益活动,帮助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修马桶,换门窗、灯泡等,服务质量提上来,业主购买服务的热情才会增长。”物业经理李鹏飞说,今后会通过新增多种经营等方式弥补收费空缺。
物业进驻后,金桥社区又将“党员圆桌议事会”升级为“一把手”工程,除了邀请6名老党员反映居民诉求、激励物业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外,社区党支部书记还和离退休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经理等“一把手”组成“议事会”召集者,发挥网格员信息摸排、采集作用,专题研究辖区居民反映的共性、疑难问题,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快事快办、特事特办、重点问题承诺制协调呈办”,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解难题聚合力
“老头们下棋啥的没地界儿,缺个活动室。”75岁的孙国辉是6名老党员之一,起初他和很多人一样不敢想“议事会”能派上用场,直到自己的“议题”有了着落。
金桥小区有9间公共用房,原先老物业公司用,老物业公司走后,几户居民你占一地儿,我用一屋,一家配一锁,“收编”成“库房”。有居民气不过,掰扯几句,无效,只好作罢。
冯飞决定去会一会,他带上社区干部在“库房”守着,来了一户“开锁的”──
“大伯,屋里东西是您的?”
“嗯呢,怎的?”
一听腔调,冯飞话题一转,“向您‘取经’来了”。他事先了解到,对方爱唱歌。
“您多才多艺,我们想建个活动室,让大伙儿有个休闲娱乐、才艺展示的地儿,您怎么看?”
“好啊,老哥儿几个常骑车去别地儿唱,正缺场地。”
冯飞抓紧机会向他详细介绍了活动室陈设、用途、对居民健康快乐生活的意义,以及亟需建设场地等。几番谈心,听得对方很兴奋,“这是好事,支持,公共用房我交钥匙。”他还带动其他几户腾退了房屋。
“居民不是不通情理,关键是拿出让人家心服的理儿。”冯飞说,很快,社区携手物业打造了上百平方米的党群活动室。
类似“活动室”这样的“小议题”被看重了、解决了,老党员们的感受很不一样,合力“治未病”防范矛盾风险的心气更足了。社区将收集上来的居民愿望归为三大项127件,首先要解决的是“排水”──
“一下雨,人都为难。金桥小区的水抽出去了,前田小区的还没膝盖呢。”
“晴天也犯难,管道一堵,卫生间坐便一排水,旁边地漏往上滋。”……
金桥小区提升改造后新建水泵,下雨不灌楼道了,但小区外还处在雨水和生活污水明渠排放状态,涉及的其他开放式楼栋和平房片区排水系统更老旧,但因有的地方纳入拆迁计划,不适宜多添“新家当”,排水不畅渐成“老大难”。
“议事会”先是推出尝试疏通管道方案。最早靠电动疏通装备,通不开,后又找来吸污车,“整整通了4天,通着通着马路牙子滋水了,说明管道塌了,或是因污垢硬化等原因,通不动了。必须‘吹哨’街道了。”冯飞说。
“吹哨报到”是我市矛盾调处机制之一。依托该机制,街道“一把手”和水务、住建、城管、规自、兴宁集团等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多次现场协调,最终确定“用一截、建一截”辖区排水改造方案,以最大限度为雨污积水找到“出路”。
6月16日,工程队正式进场施工。
“按计划,两个月后新建暗管接通市政管道,水顺流到头。”冯飞说。(记者 刘雅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