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光引领新的赶考之路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河北经济向上向好,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传递着信心与活力——
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0.6、3.5、3.4、2.9和12.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增速居全国第一,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1.0%……
这样的好成绩,是河北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9次视察河北,作出“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回信和致贺信,对河北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殷切希望,为河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伟大的思想,成功的实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美好图景。
践行嘱托奋进新征程
“我对燕赵大地充满深情。不只因为我在这块土地上工作过,更是因为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
总书记这份深情牵挂,始终激励燕赵儿女逐梦前行。
“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强调。
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怎么办、怎么干?
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落实、建新功的根本途径。
2022年4月履新河北后,倪岳峰走遍河北的每个市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等省领导落实“深、实、细、准、效”重要要求,到城乡社区、进高校、转企业、入园区,察实情、谋实策、求实效。
在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基础上,省委明确了河北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2022年6月召开的河北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动员令,要求全省上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奋发进取中开创未来,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成绩单。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时间,河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召开,系统谋划推进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蓝图既定,要的是动起来、实起来、跑起来,“真刀真枪干一场”。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是河北发展的最大机遇,是省委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河北全力把重大机遇和独特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协同发展持续深化拓展。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今年一季度,全省京津转入单位946家,其中法人单位635家、产业活动单位311家。雄安新区域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启动区和起步区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容西片区配套市政工程、雄安国贸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冬奥遗产综合利用,积极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张家口市今年力争接待游客5300万人次以上。
扎实推进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为燕赵大地带来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
这是新型能源强省建设的火热实践。“超级充电宝”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已有9台机组投产发电,2024年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后,年发电量将达66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北五天半的全社会用电量。
这是临港产业强省建设的美丽风景。4月7日,河北港口集团首条东南亚集装箱国际航线正式投入运营。至此,该集团开通的外贸近洋航线已覆盖日本、韩国、越南、泰国12个基本港。
这是物流强省建设的强劲脉动。“三通一达”北方总部聚首廊坊,全国快递北方总部基地加速推进。
干起来,就有气象万千!
打造交通强省,青兰高速河北段、石太高速改扩建等项目火热进行;
打造质量强省,新型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监管执法体系逐步构建;
打造旅游强省,“五一”假期河北日均迎来上万辆旅游包车,“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京津游客休闲度假新风尚;
利用好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等重大平台,数字河北建设按下“快进键”;
以环京14个县(市、区)为重点,布局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业,乐享河北建设步伐坚实;
……
经济发展锚定“高质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发展领航定向。
分析河北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三驾马车”动力正在增强。
消费“暖”。大宗商品消费拉动明显,有19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占比82.6%。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实现翻番。
投资“强”。全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001个,完成投资增长14.1%。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847个,完成投资增长11.1%。
外贸“旺”。中欧班列、海运专线繁忙,全省首季进出口总值增速高于全国12.2个百分点。
放眼经济建设一线,河北踔厉奋发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稳健有力。
4月28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获得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总经理路鹏觉得,“这个奖,其实是授予河北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实践的。”
去年12月16日,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由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的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为钢铁行业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深度依赖提供了新路径。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河北传统产业加速提质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茁壮成长。
张家口怀来,官厅湖畔。
秦淮数据新媒体大数据产业基地机房,排排机柜蓝光闪烁。设施运维总监韩宝良说,秦淮数据快速发展,已成为河北本地孵化的首家超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上市公司,是国家“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并投运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聚焦建设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河北,河北省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河北省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1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
创新是第一动力。河北厚植创新土壤,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让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涌流。
2022年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近日出炉,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至此,石家庄市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全部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量达到18家。
抢抓全省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战略机遇,石家庄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去年,石家庄市和北京大兴区、天津经开区共同申报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把科技创新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线。由省内外院士、高水平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团,正深入全省2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破解企业技术难题。
一个区域经济活力如何,经营主体最先感知。
今年以来,全省新设立经营主体创历史新高,平均每天新设立经营主体4000多户,其中新设立企业1200多户。
社会投资意愿显著增强,背后是河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的不懈努力。
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会议大力优化营商环境,“1+20”政策体系和相应的接续政策落地见效,推动河北加快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
在省外发展多年的企业“回家”了。2022年,同福集团成为首个全国总部落户石家庄的企业。集团创始人刘山国坦言,“现在是石家庄营商环境最好的时期。”
美丽河北铺展新画卷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句句叮嘱,犹在耳边。
“我们一定把这片林子看护好。”这是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对总书记许下的承诺,也是塞罕坝人的铿锵誓言。
翻开2023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造林计划表可以看到骄人亮点:8000亩造林地块,首次全部采用混交造林模式。
这是塞罕坝造林模式的大胆创新。去年,塞罕坝试种了柞树、花楸、五角枫等阔叶乔木,以及蓝靛果和小檗两种灌木。副场长国志峰说,加快形成树种多样、结构丰富、功能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结构正朝“近自然”转变。
种下绿色、收获美丽,“塞罕坝精神”已在河北深深扎根。
张家口,地处北京上风上水。2022年全市新增营造林108.8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0.7万亩、恢复湿地植被896亩,首都“两区”建设扎实推进。
白洋淀,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野生鸟类已达2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世界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在此“安家”。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初步恢复。
在邢台,多个泉眼稳定复涌,成为河北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标志性成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浅层、深层超采区地下水水位较上年同比分别回升0.31米、1.41米……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折射出河北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科学精准施策、治理大气污染。省级层面每天调度,算账到0.1微克、努力到每个小时;对石家庄、邢台、邯郸等重点城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控举措;指导各市制定重度、较重、中度、轻度四套标准化管控措施,因时制宜、快速响应……
2022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6.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70天,空气质量为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河北所有设区市首次全年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今年截至3月31日,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位于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后25以外。
美丽河北,发展也被浸入“绿”的底色。
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么占坤还记得,10年前,他曾任职的企业和周围的单位院里总有扫不完的粉尘。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022年6月,全省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工作方案出炉。
瞄准A级,么占坤现在所在的公司投入数十亿元,成立环保创A工作指挥部,采用销号方式按照时间节点逐项推进。曾经的“粉尘”记忆已成往事。
去年11月,创A覆盖面又从钢铁扩大至焦化、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火电、垃圾发电等重点行业。目前,全省环保绩效A级企业140家以上,为深度减排奠定了基础。
培根铸魂凝聚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省委、省政府努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培根铸魂。
朝阳初升,光芒映照着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院内的百年丁香树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人们来参观,总会在丁香树下留念。枝繁叶茂,仿佛在讲述革命先驱的坚定信仰。”馆长李敏目光中充满深情。
河北是红色资源大省。西柏坡纪念馆、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红色资源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伟大精神,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文化旅游是朝阳产业,河北发展文旅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全省各市县都大有可为。
“来了就不想走!”“五一”假期,来自北京的曹雨捷老师带着20多名学生到正定古城开展研学游,游览南城门、隆兴寺、荣国府,体验开元寺南遗址考古课……正定坚持古城保护和有序开发,持续推进与新兴业态融合创新,不断提升元曲创生中心、三国子龙故里等文旅品牌知名度,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精彩!过瘾!”4月26日晚,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大剧院拉开帷幕。连日来,20个省(区、市)的35个院团在石家庄轮番献艺,为人们带来了一场戏曲盛宴,使“北方戏窝子”焕发新的风采。
文艺精品,诠释信仰。
去年9月,京津冀联合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河北省话剧《塞罕长歌》、舞蹈《人民英雄纪念碑》分别荣获“文华大奖”和群星奖。去年年底,中宣部公布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河北省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图书“足迹”系列荣获“特别奖”,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歌曲《春风十万里》荣获“优秀作品奖”。
4月底,承德博物馆推出新展览《光阴的故事》《海纳百创》,吸引了无数游客。
“总书记叮嘱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馆长孙继新说,承德博物馆牢记嘱托,让文化遗存、历史信息等得以鲜活呈现,不断推出新展览发挥社教功能。
根植于泥土的文化,滋养出深沉的自豪感,树立起文化自信。
“巡守45年啦!长城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一直守着它,守住我们自己的根。”5月3日清早,秦皇岛市长城保护员张鹤珊再次走向崇山峻岭。去年,国家文物局指导评选全国第四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张鹤珊光荣入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河北扛起责任担当,取得了一系列示范性成果——实施《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率先在全国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立法;实施山海关、金山岭等30余项长城保护修缮工程;连续举办“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
“开船喽!”去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此前,《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正式施行。河北积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文旅融合等持续取得新进展。
弘扬新风正气,促进社会和谐。“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扎实开展,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文明风尚维护者、美好生活创造者。
“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2012年12月29日,瑞雪降阜平,山区银装素裹。翌日清晨,骆驼湾村民走出家门,一个亲切而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总书记来村里啦!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在阜平,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骆驼湾热闹起来了!驻村干部来了,农林专家来了,有干劲、思路新的年轻人回来了……省里的好政策一个接一个,老百姓也从“揣着手看”变成了“甩开手干”。
10年,山乡巨变。
穷山窝变成了幸福湾:发展食用菌和高山林果,山上有了“摇钱树”;搞起旅游民宿,村里添了“聚宝盆”……
“骆驼湾,大改变。蘑菇棚,养老院。拆旧房,盖新房。木头房,浇筑梁。地板砖,黄泥墙,冬暖夏凉真舒畅……”喇叭里,骆驼湾人自编的新山歌,唱不尽美好的新生活。
唱起“幸福歌”的不止骆驼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全省脱贫地区投入省以上产业发展资金105.8亿元,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群10个;新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15个、美丽乡村2265个……一串串数字背后,无数笑颜绽放。
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一桩桩民生“小事”,一次次成为摆上省委省政府案头的“大事”。
一根小小扶手,能带来多少幸福感?
对辛集市田家庄乡田家庄村70多岁的村民肖秀芳来说,是“一个人上厕所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肖秀芳因身体残疾坐轮椅多年,上下床、去厕所都很费劲,生怕摔了碰了。
去年,辛集市民政局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困难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肖秀芳家被列进了名单里。
除了在卫生间、房间门口安装扶手,施工人员还在肖秀芳的床边加了护栏,门口的台阶也重新用水泥做了坡道改造……肖秀芳把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归根结底就一句,“党和政府心里有咱!”
2022年,全省共完成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一根根小扶手暖了更多群众心窝。
一把新房钥匙,能牵动多少人的关切?
唐山市民朱凤英曾居住的秦黄下区域房屋,是唐山大地震后第一批工房和自建房,基础条件差,“做梦都想搬进新房里。”
该区域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去年7月,朱凤英如愿拿到了秦和园小区的新房钥匙,满心满眼都透着高兴。
2022年,河北共完成棚户区改造11.8万套、老旧小区改造3698个,老百姓的生活也跟着亮堂起来。
一间村卫生室,能省去多少求医奔波?
在顾家台村村医薄利眼里,以前的老卫生室只能用“寒酸”来形容,“医疗设备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件。”
现在,血常规仪、制氧机、呼吸机等设备足足有46种。“如今,大多常见病在卫生室就能诊断,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薄利说。
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2022年,全省卫生健康支出930.8亿元,增长9.1%,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82个。
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暖到百姓的心窝里,在河北,更多“民生清单”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青山环抱,碧水相依。5月1日,西柏坡村。
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77岁的西柏坡村老党员闫朝书讲述起那次难忘的座谈会。
2013年7月11日,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座谈会。作为村里的老党员代表,闫朝书参加了那次座谈会,“总书记多次谈到了‘两个务必’。”
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2022年4月23日上午,倪岳峰带领省领导赴平山县西柏坡调研学习时强调,“要自觉践行‘两个务必’,牢记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从省委常委和省级领导干部做起。”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传承弘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倪岳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红色热土,忠诚担当始终是鲜明的政治底色。
省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筑牢“三道防线”,坚决当好首都“护城河”。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今年4月22日,为期一周的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倪岳峰、王正谱带头作专题辅导报告,开展个人自学,参加集中研读、交流研讨等活动。
省委将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第一时间谋划、启动和推进。4月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二天,倪岳峰就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第一时间成立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倪岳峰任组长,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等,多次就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倪岳峰带头改进调研方式,轻车简从、深入现场,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直接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为精准掌握情况,省委提前派出督查组,开展暗访检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省级领导包联督导11个设区市、定州、辛集和雄安新区,聚焦重点、迅速进驻,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
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
河北第一批开展主题教育单位纷纷召开动员部署会,举办读书班,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材料,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结合实际科学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做到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省委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优先查处“七个有之”政治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大力推进精文简会,只开解决问题的会,只发解决问题的文,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工作。
广大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氛围更浓了。“现在,我们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了解社区居民需求,解决大家反映的问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提升居民满意度。”石家庄市长安区谈固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和物业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徐莉华说。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基础。省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做好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各领域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用好考核指挥棒,开辟选贤任能新途径。省委创新实施目标量化考核,制定经济发展、平安建设、开发区、国有企业等一系列专项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紧密挂钩,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自觉、成为常态,各行各业都来创优争先,凝聚起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各地群众都说,现在干部的精气神跟过去明显不一样了!
回望来时路,河北走过的每一步,都与党的历史、党的奋斗、党的理论、党的辉煌紧密相联;踏上新征程,河北将一如既往,紧跟总书记、紧跟党中央,认真学悟新思想、奋力实践新思想,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好,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变为现实。
今天的河北欣欣向荣,明天的河北更加充满希望!(记者赵建、袁伟华、张怀琛、龚正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