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一流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陕西是革命文物大省。近年来,陕西文物系统坚持守正创新、守土尽责,推动全省革命文物工作的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调查革命文物现状、革命文物保护与修复、红色精神传承等方面贡献出宝贵经验。
夯实工作基础 发挥文保力量
陕西是一片红色沃土,特别是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为进一步夯实陕西革命文物工作基础,2020年起,省文物局以“夯实基础、深化研究、创新思路、协同合作、精准建议”为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
截至目前,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已取得初步成效。陕西共调查革命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2201处,其中新发现革命相关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805处,并将其中277处按照相关程序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陕西在完成相关革命文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先后公布两批陕西省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1226件(套)。目前,全省共有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依托革命文物建设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0处。
“多方协作”的工作模式是陕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一大特色。为确保调查结果全面准确、科学系统,陕西统筹文物调查、规划和修缮3方面专业力量,依托教育大省的优势,形成专业单位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基层单位参与的调查队伍。
“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是陕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另一亮点。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采取普遍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实地调查与查阅档案资料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航拍、遥感、三维扫描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全省革命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数据进行了全面采集,对革命旧址安全和保存状况进行评估,形成完整翔实的调查成果。这些调查成果对制定和采取针对性保护利用措施提供了重要支撑。
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介绍:“近3年,国家及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约3.6亿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完成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等87项革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完成延安革命旧址群安全监管平台等41项安防、技防和消防项目,与之相关的多处陕西革命旧址得到妥善保护。”
传承红色基因 加强思政教育
2021年7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推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进革命文物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5月10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内,“科学家讲爱国奋斗的故事”思政教育大课堂正式开课,同学们在博物馆内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近年来,陕西各高校纷纷将革命文物带入课堂,用新形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省文物局联合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省内10家高校参与“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有效推动了革命文物资源挖掘、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红色资源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水平的提升。2021年以来,数场红色教育活动在陕西各地开展: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在交大西迁博物馆、延安陕北公学旧址举办5G连线“高校思政课堂走进革命场馆”活动;陕西省中小学举办了革命文物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有源头活水来——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巡展”在西安美院举办。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延安文艺纪念馆3家单位在革命文物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经验得到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推广。
除了让文物走入课堂,陕西还积极拓宽思政教育渠道,让课堂走进革命旧址,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合作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目前,全省免费开放革命旧址及纪念场馆达200余处,多家纪念馆入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4家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高校与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合作,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纪念场馆积极为学校开展现场教学、志愿服务及云观展、微视频创作活动提供服务。高校发挥科研优势,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相关研究,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持。”省文物局副局长马宝收说。
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作为延安精神的发源地,延安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2021年,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开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活动。延安创建的示范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革命文物类的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了将延安建设成为“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陕西作出了诸多努力。
陕西出台《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编制《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利用规划》《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延安革命旧址群安全监管平台建设规划》《延安市关于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范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修缮枣园、鲁艺(鲁迅艺术文学院)、中共中央西北局等革命旧址47处;完成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抗大、“四八”烈士陵园、鲁艺等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夯实市县乡村四级保护责任,完成2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4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著录工作;先后为延安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配备文保员995名,确保革命旧址管理无空档。全域覆盖、主题鲜明、主体多元、层次分明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基本形成。
从规范博物馆体系到建成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延安市累计投入128.71亿元旧城改造资金对老城区重点革命旧址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以延安宝塔为代表的革命旧址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旅游配套服务及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增强。延安市逐步形成“中华魂·圣地延安”“中国根·寻根祭祖”“黄河梦·逐梦黄河”和“黄土情·寄情黄土”等旅游品牌。延安市大力发展革命文物主题文化创意产业,推出20类数百款文创产品,建成“红色筑梦”众创空间、创新科技产业园和南泥湾359创业基地。革命文物持续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罗文利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2023年底,将延安建设成为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助推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典范,成为全国一流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