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观江苏丨职业教育,江苏如何能做探路者?
说到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教育强省江苏当仁不让。
数据表明,江苏每年向社会输送约5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830余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指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2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在“江苏职业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扶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呼唤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利好为江苏未来发展打开了更多可能。
职业教育非等闲
相比20多年前,我国职业教育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已经由职业中等教育转移到了职业高等教育。目前,江苏省有中职189种专业,高职433种专业,已涵盖全省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
普通大学有“双一流”,高职院校有“双高”院校,2019年已启动第一轮建设,也是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在高职教育上,江苏院校数量从77所增加到91所,先后推进三批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与两批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15所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17所被认定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入选总数、学校和专业群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长久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停留在高等专科层次对应的职业教育。实际上,高职教育原本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更名结果,15所职业大学诞生,由此打破了高职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教育部2019年批准的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本科学校,2022年6月该校903名毕业生拿到了首批职业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该校党委书记吴学敏说,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其中在江苏就业的比例达到80%,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了“双高”,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开了个好头。
技能型社会建设初显成效,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明显提升,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稳步提高,是江苏发展职业教育的短期目标。2022年初,江苏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全省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00人左右,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60万人以上。
更远的规划是到2035年,该文件提出,职业教育供给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江苏成为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
产教融合是关键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产教融合”在两办文件中颇多着墨。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教育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要融入市场。他说,我国早期职业教育发端于东南沿海地区,“那个时候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就是靠市场,职业教育有市场的渊源,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职业教育成为市场中一个有自主发展空间的主体,这是发展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2019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颁布,这是全国第一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苏省首批成立11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强化行业与职教联结。全省职业院校积极对接产业链,组建32个以行业为纽带的省级职业教育集团,联结起400多所职业院校、1000多家行业企业。
作为教育部和江苏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部省共建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于2020年9月启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教育部党组将全国第一个城市点选在江苏,希望江苏做推进东部地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目标的先行者、探路者。
苏锡常都市圈是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最紧密的地区之一。苏州的重要探索是双元制育人,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该模式起源于德国,从1993年第一家德企入驻苏州以来,在苏德企现在已超600家。2001年太仓率先开展双元制育人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建立了国内首个与德国职业教育同步的工人培训中心,此后相继成立了10余个双元制教育培训基地,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索提供了“苏州经验”。
常州是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截至2021年底,该市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70人,连续八年位居全省首位。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勾勒出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广泛的制造蓝图,其中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3个、隐形冠军2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实践证明,只有更充分地市场化,更充分地与企业、行业融合,职业教育才能发挥更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赋能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