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沈阳:守望相助,让我们的城市“退烧”

发布时间:2022-12-21 09:06:00来源: 人民网-辽宁频道 原创稿

  “阳了”,高烧到39度,嗓子疼如刀割……

  天将数九,沈阳正在完成战胜疫情的冲刺。

  每一个人的免疫力和整个城市的凝聚力都被唤醒,加入了抗击疫情“决赛圈”里的战斗。

  在寒风中飞驰的外卖小哥,制药厂里加班加点生产药品的工人,社区里为“一老一小”送药的“红马甲”,还有电梯里的“小药箱”,微信群里“我家有药”的互助留言……

  抗疫三年,人们又一次看到了这座城市积累的温暖和韧性。

  我“药”帮助你

  12月16日夜里,沈阳市浑南区金地檀溪小区的电梯里出现了一个自制的“小药箱”。说它是药箱,不如说是一个纸盒,里面放着三种退烧药和说明书,药的用法和有效期也标注在了药箱的外侧。

  “特殊时期,药不好买,我们就是想着送给有需要的人。”放置“小药箱”的爱心市民佳琦说,自己和爱人都是医务工作者,这些药也都是家里剩余的,想到现在这种状况,可能会有人需要,两人就决定将家里的药拿出来,做成“小药箱”放在电梯里。

 

  

  深夜出现的“小药箱”为很多邻居解了燃眉之急。佳琦也获赞“优秀!”“好邻居!”

  近期,各个小区的网格群也成为了邻里互助的爱心平台。

  “邻居们,家里孩子一岁半烧到40度,谁家有退烧药,能否借用一下……”浑河站东街道榆工社区网格微信群里,一位居民刚刚发出这样的求助信息,就被群里一条条“秒回”的“我家有”刷屏。来自左邻右舍的帮助让孩子平稳退烧。

  为了给邻里互助搭建平台,沈河区南塔街道溪林社区创建了“邻居互帮互助小程序”。“这个小程序来得太及时了,我家还有两盒之前囤的退烧药,分给有需要的邻居,大家都健健康康地才好。”居民张阿姨边说边将家中的药品信息进行了登记。

  不仅如此,小程序还有效统计整合了小区居民备药情况,一旦居民有紧急需要可以根据情况就近调配,优先保障儿童或老年居民。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互助的一幕幕暖心场景,不仅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和感情,更汇聚成了冬日战“疫”的一股暖流。

  让我守护你

  在群众自发互帮互助的同时,沈阳市各地区、各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调动一切力量,问寒问暖问到家。

  不需要排队,也没有溢价,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耿阿姨和老伴在家楼下的药房买到了现在最为抢手的退烧药。拿到药后,耿阿姨表示,“昨天社区联系我,询问我和老伴的身体情况,说会帮我们备药,没想到今天就拿到了,手里有药,心里才踏实了!”

  为了满足“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药物需求,铁西区建立保障药品供应24小时工作专班,由民政局牵头、各街道社区收集需求、药房对接落实,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为70岁以上老人、12岁以下儿童、发烧38度以上人群开设购药绿色通道,优先向出现症状的此类人群提供药品。仅12月14日一天,就有63位符合条件的居民通过绿色通道拿到了所需的药品,确保了重点人群“不断供、不缺药”。

 

  

  于洪区以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网格员、居民党员志愿者、辖区内各类组织等多元力量,线上线下齐发力,延伸“三问”触角,拓宽问需渠道,全面摸清居民实际需求。针对征集到居民关于购药、物资供应、特殊人群关怀等方面的需求,于洪区各级党组织与医疗卫生机构、药房、超市、心理援助机构等建立对接服务机制,推动落实解决。

  为解决辖区老年人不会线上采购的困难,浑河站东街道榆工社区联合“莲鑫种植基地”,为居民提供绿色果蔬网格群内团购活动,将新鲜的蔬菜以及鸡蛋、豆腐等农副食品送到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只需凭群内接龙便可领取。

  我们有“医”靠

  特殊时期,无论是用药方法,还是疫苗接种禁忌,人们总希望能够听到专业的回复。

  这几天,和平区城中花园社区家庭医生邢宇佳的电话已经成为了“热线”。有的患者对药品名和商品名不熟悉,怕用错药;有的患者不会使用抗原检测试剂……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邢宇佳都从专业角度给予了认真解答。

  “一些居民出现了焦虑情绪,比如嗓子有点儿不舒服就想用药,没有任何其他症状,我会建议多喝水,让居民情绪放松,增强抵抗力,这是对抗病毒最好的方式。”每天不停地解答居民的疑问,邢宇佳的嗓音已有些嘶哑。

  从12月12日开始,和平区向全区102个社区、10个村的1323个网格公布家庭医生团队电话,每个社区配备1名白班家庭医生和1名24小时在线医疗管家,不间断向居民提供医学咨询、购药指导、防护指导、健康随访和协助转运就医等服务。

  随着发烧病人增多,大东区启动了“24小时家医行动”,家庭医生开设24小时咨询电话和微信咨询群,在线上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对轻症居民进行居家健康指导,及时发现重点人群的感染情况。大东区还组建11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24小时的居家健康指导服务。

  有了这些健康“守门人”,居民们避免了到医院门诊大排长龙,在家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

  为了确保准确评估居民的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接种要求,大东区还组建了新冠疫苗接种评估小组,邀请临床专家建立微信群,24小时在线评估接种禁忌。

  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接种疫苗,让疫苗多“走路”,群众少“跑腿”,这一暖心举动,让疫苗接种工作既有“速度”,又有“温度”。接受上门疫苗接种服务的82岁的张彩凤不住地称赞:“考虑得太周到了。”仅12月13日一天,大东区已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58剂次。

  战“疫”三年,战场在基层。

  这三年里,区域核酸检测、风险地区精准管理、特殊人群纾困解难、生活物资保障配送,在一次次考验中,沈阳以街道社区为主的基层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基层党员干部、社会组织、志愿者积累了经验。在这座充满韧性的城市里,人们正相互支撑,城市终将“退烧”,春天定会来临。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