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北京多区开打“第四针”,谁能打?种类有哪些?关键问题问答来了!

发布时间:2022-12-21 09:03: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近日发布,北京市东城、海淀等区已陆续开启接种。为何要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哪些人群应首先接种?您可选择哪些疫苗?小编整理了8个重点问题供您参阅。

  第一问:现阶段哪些人可以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

  答: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现阶段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接种时需要满足与第一剂次加强针间隔6个月及以上。

  第二问:打了“第三针”,为何还需要打“第四针”?

  答: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推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有所下降,针对感染的保护效果下降较为明显,但在细胞免疫的作用下,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针对重症或死亡保护效果。接种第四针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免疫系统,重获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高水平中和抗体,更好的提升保护能力。

  第三问:第二剂次“加强针”可以接种哪些疫苗?国家优先推荐哪些组合?

  答:根据国家方案,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如下: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

  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

  注意:目前,我国已经获批纳入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四种类型。从大的原则上来说,只要与前面接种剂次接种的疫苗类型不同,就符合序贯免疫的范畴。

  第四问:相比以往的注射式疫苗,吸入用和鼻喷式两种新冠疫苗有何特点?

  答: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通过专用设备将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雾化,喷入雾化杯中,受种者通过吸入的方式完成接种,相比较注射接种,疫苗剂量降低为原来的五分之一。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通过鼻腔喷雾的方式进行接种。

  吸入接种或鼻喷接种的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全身免疫应答,还可以刺激呼吸道产生局部免疫应答,这是其相对注射用疫苗的优势。此外,也为因畏惧“打针”而不敢接种疫苗和因注射疫苗后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产生接种犹豫的这部分人,提供了多样化的接种选择。

  第五问:第二剂与第一剂“加强针”需要间隔多久才能接种?

  答:按照国家方案,目前执行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接种间隔时间通常综合考虑疫苗抗体的持久性、疫苗保护效果的下降程度和再次感染发病的风险、疫情流行形势等诸多因素后确定。

  第六问:阳性期间可以接种疫苗么?阳过多久后才能接种?

  答:阳性期间无需接种疫苗,因为疫苗的作用是预防疾病,并无治疗的效用。按照国家现行的新冠疫苗使用技术指南,新冠病毒阳性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第七问:国家此次推进第二剂次“加强针”工作,把老年人作为首批接种对象,为什么老年人更需要接种加强针?

  答: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出现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也是感染病毒后发生重症死亡的主要人群。通过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可以让老年人在较快时间内提升抗体水平,更好提升保护能力。将老年人群纳入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是目前各国通行的做法,也与我国当前新冠疫情防控中保护重点人群的目标相符合。

  第八问:北京市民去哪里可以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如何查询及预约?

  答:目前各区都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公示辖区新冠疫苗接种门诊信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网也汇总了各区的接种门诊信息,可以查询到各区接种点地址、服务时间、预约方式、疫苗品种和咨询电话等信息。建议受种者按照自己想选择的疫苗品种,选择就近的接种门诊前往接种。

  附: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点信息公示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