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废城市”,湖南进展如何
“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湖南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建设“无废城市”成为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所谓“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和绿色发展理念,是以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11月4日,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专题新闻通气会透露,我省正有序推进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并积极谋划省级“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重点打造2座国家“无废城市”
“今年4月,长沙、张家界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黄宇告诉记者,这对湖南而言意义重大。
相对于大气、水环境、土壤污染治理领域,我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领域的环境治理起步晚,治理能力相对薄弱。黄宇表示,有了“无废城市”这一着力点和综合抓手,我省将综合施策,统筹进行制度、资金、技术研发与应用等软件建设,同时推进处理处置设施、信息系统等硬件建设,这些举措可有效解决我省固体废物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短板。
今年9月,《湖南省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正式实施,与《湖南省“十四五”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规划》共同建立了全省齐抓共管“大固废”管理工作体系。
围绕“无废城市”申报和建设,我省还连续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引导企业有效投资,填补实验室危险废物领域管理空白,全面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行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收集难、转运难、处置难”问题。
目前,长沙、张家界2市均成立了工作专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长沙市相关建设方案已完成第二次技术评审,张家界市相关建设方案已完成初稿,预计11月底前可编制完成方案。
延伸拓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
“省级层面将建立专人专抓机制,强化督促调度,积极谋划省级‘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处负责人黄礼彬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通过建设“无废城市”,将产生多重生态效益,实现多重环保目标,我省已着手推进延伸拓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
据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对全球45个国家和区域的固体废物管理碳减排潜力分析显示,通过提升城市、工业、农业和建筑等4类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水平,可以实现相应国家碳排放减量13.7%至45.2%。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重点工作之一。”省发改委资环处负责人李敏慧介绍,我省已制定实施《湖南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城乡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重点工程和重大行动,并规划部署了13个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重点基地,将持续强化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持续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
建设“无废城市”,最基本的工作是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在我省,这些细胞的载体从园区、企业、学校、景区等向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延伸,其中,工业园区、企业是最关键的单元。
“截至目前,我省累计投运危废集中处置中心2家、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危废处置企业2家、水泥窑协同处理企业5家、危废综合利用企业105家,年利用处置能力452.2万吨,基本形成自行处理为主、综合利用为辅、处置单位兜底的危险废物处理格局。”黄宇表示,持续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是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也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省已建成14个医疗废物收集中心,收运能力为每天282吨;配套建成13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集中处置能力为每天226吨。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8.21万吨,实现涉疫医废“日产日清”和医废处置“两个100%”要求。
“更重要的是,我省全面实现了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台账管理、一般固废跨省转出利用线上备案、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电子化。”黄宇介绍,在湖南固体废物管理平台上,已完成固废企业申报登记25306家,管理计划备案39431家,危废跨省转移线上审批819批次,一般固废跨省转移利用线上备案216批次,危废电子联单运行记录16万余条。(记者 彭雅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