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新貌 令人期待
10月30日,2022—2023赛季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常规赛第一阶段比赛全部结束。经过9轮较量,浙江队以全胜的战绩位居积分榜首,山西队7胜2负排名第二,辽宁队、山东队分列第三和第四名。
按照赛制,本赛季常规赛共计42轮。10月10日至30日,常规赛第一阶段9轮比赛在浙江杭州以赛会制形式举行。10月31日起联赛进入休赛期,国家集训队球员将备战11月11日和11月15日的两场世界杯预选赛。在第一阶段比赛中,有球队焕发新貌,有新秀表现突出,有联赛管理创新举措,颇为引人关注。
球队排名迎来新格局
第一阶段排名前四的球队中,浙江队近几个赛季进步明显,是目前唯一保持全胜的队伍,辽宁队则是老牌劲旅,多次打入总决赛并两次夺得总冠军。相对而言,浙、辽两队名列前茅并不令人意外,过去几个赛季表现并不突出的山西队、江苏队却是打出了异军突起的势头。
山西队之所以能取得出色成绩,多名本土球员发挥稳定是主要因素。本赛季加盟的中锋常林场均贡献14.1分和11.6个篮板;得分后卫原帅是第一阶段场均三分球命中个数最多的神射手,命中率高达47.7%。队中进步最明显的要数小前锋张宁,作为大学生选秀球员,在自己的第三个赛季赢得了主教练的信任,场均上场时间接近39分钟、得分17.7分,都比上赛季有了大幅提升。张宁有着充沛的体能和拼命三郎式防守,常常在第四节发挥重要作用,在战胜辽宁队的比赛中,他首发上场49分25秒,拿到职业生涯新高的27分。“努力训练,为整个赛季做好准备,我们现在越打越有信心。”张宁说。
江苏队上赛季总共赢下5场比赛,但在本赛季第一阶段就收获了6场胜利,主教练李楠表示,球队最积极的变化就是两名外援的加入。队中小外援布莱克尼得分能力强,目前以32.6分位列联赛场均得分榜首;大外援威廉姆斯则在篮板和防守方面为球队做出贡献。在李楠看来,江苏队年轻球员比较多,持续赢球能让球员越打越有信心,球队整体表现也会越来越好。
年轻球员打出新气象
第一阶段,最引人关注的球队莫过于同曦队。10月30日,在战胜新疆队之后,球队迎来了队史首个五连胜。同曦队上赛季只拿到2场胜利,本赛季在年轻的主教练和球员带动下,展现出青春活力,目前在积分榜上排名第五。
31岁的主教练西热力江曾是男篮国家队成员,而今作为同曦队老将兼任球队主教练,对年轻球员给予了极大的信任,队中的年轻人也用出色表现予以回应。尤其是王岚嵚、林葳两名联赛“一年级新生”,场均分别能拿到12.0分和16.8分,令同曦队在进攻端有了较大的起色。尤其是在对阵上海队的比赛中,林葳拿到全场最高的32分,第四节最后时刻两记扳平比分的三分球令人印象深刻。
在第一阶段的比赛中,同曦队场均得分、篮板和助攻3项主要统计数据均进入联赛前十。“我们是一支年轻的球队,打的是团队篮球,所以在关键时刻希望每个人都能站得出来,这是我们球队以后的发展方向。”西热力江说。
同样在本赛季迎来CBA首秀并表现不俗的年轻球员,还有北京队的曾凡博。在缺席前6轮比赛后,他最近3轮一场比一场打得好。在对阵吉林队的比赛中,曾凡博出场27分钟就拿到20分、5个篮板和3个封盖,出色的运动能力加上柔和的投篮手感,让曾凡博能在攻守两端为球队作出贡献。
本赛季,共有包括大学生球员在内的66名新秀踏上CBA赛场,虽然各自受训经历不同,但均在联赛的锤炼中逐步成长,脱颖而出者已经成为各自球队的重要力量。正如CBA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雄所说:“联赛将为中国篮球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助推中国篮球事业发展。”
执裁规则对照新标准
联赛进行至今,场上裁判备受关注。对于执裁尺度,中国篮协裁判员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也多次进行解读。
在今年夏天的男篮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上,中国队球员在国际赛场上暴露出身体对抗强度不足、对执裁尺度不适应等问题。从执裁角度看,中国篮协认为联赛裁判此前的执裁理念、认知和执行力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本赛季进一步明确了CBA的执裁规则,采取了全面对标国际篮联最新标准的举措。
据介绍,国际篮联对上赛季134场CBA比赛进行了专业监评,发现了多处与国际篮联执裁理念不一致的地方,如轻微接触被宣判成犯规、漏判明显违例犯规、违体犯规正判率不高等问题。“随着联赛的进行,无论是裁判员、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在通过实战加深对国际篮联执裁标准的理解,并且积极适应,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员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陆永明说。中国男篮主教练杜锋则认为,CBA鼓励身体对抗的方向是对的,也符合国际篮球的发展趋势。
当然,执行国际篮联执裁理念,完全对标国际篮联标准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篮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赛季开始前已经对有关人员进行过业务培训,同时也会在赛季当中对判罚规则进行讲解并解答疑问。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员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随着CBA的推进,我们还将持续进行国际篮联最新篮球规则和规则解释的普及,通过中国篮球协会官方平台推出专题栏目,为广大球迷解读联赛中出现的代表性案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