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浙江省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峰会在杭州举行
人民网杭州10月27日电 (陈陆洵)今天,“智慧轨道 科创未来”第三届浙江省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峰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交通集团、浙江轨道集团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的100余位行业领军人物出席会议,就未来轨道交通发展新趋势、运营新模式展开交流讨论。
此次峰会中展示了“数字轨道”的丰富应用场景——“轨道医院”“智慧车站”“智慧工地”等一批“黑科技”,从“技能值点满”的“机器”列车医生,到可以精确锁定异常行为乘客的车站数字“保镖”,老百姓家门口的“智慧轨道”新模式正悄然开启。
校企合作新路径:预计每年输送“轨道交通精兵”5000人
随着轨道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高素质的创新与技能人才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问题。据相关机构估计,至2030年末,浙江全省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将达10万人。
为此,浙江交通集团旗下浙江轨道集团与浙江师范大学于2019年联合发起成立浙江省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成立以来,该联盟集结全国交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装备研发生产制造企业,开展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突出院校专业特色,形成了企业与院校的良性互动机制。
轨道交通作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民网浙江频道获悉,产教融合联盟紧紧围绕轨道交通这一领域,致力于轨道交通人才队伍培育、战略发展研究以及前沿技术开发,为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赋能。联盟在原有68家基础上新增46家单位,本次申请加入的成员单位,有千亿级央企、省市级国企,百亿级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这些单位的主营业务均是围绕轨道建设、装备制造、智能维保、智能检测、教学仿真、人才培养等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链展开,将为联盟的生态链补充新的能量。
传统的产教联盟通常以学校为主体,而该联盟则采用企业与学校“双主体”模式,即企业需要什么人才高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这样可避免人才浪费、破解人才瓶颈、保证高质量发展。
同时,研究型院校与实践型院校的“强强联合”,也成为该联盟的一大亮点。通过科研创新与实践操作的优势互补,产教融合联盟预计每年可为轨道交通事业培养5000名“精兵”。
近年来,联盟单位在新型设备、智慧轨道、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合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联盟还组织开展了订单班、轨道司机职业技能竞赛、轨道交通行业知识赋能大赛、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与装备论坛、“十四五”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发展论坛等活动,通过输送高层次轨道交通技术及管理人才,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数字赋能新发展:一大批“黑科技”支撑行业发展未来
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浙江省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特聘专家张卫华表示:“数字化是未来轨道交通领域的大趋势,为此,第一步要在管理层面完成数字平台的搭建,实现管理的联动;第二要在技术层面进一步实现‘数字孪生’,精准实现车辆安全性、平稳性等状态的实时监测、评估与健康管理。”
近年来,产教融合联盟成员单位长期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技术及工程技术研发合作,解决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是浙江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面的一大特色。浙江轨道集团旗下负责轨道智能业务的上海申浙数智轨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上志介绍:“‘数字轨道’是‘数字交投’的重要一环,是为统一轨道和铁路交通建设、运营、管理而定制的一套数字化平台解决方案,通过连接以省为主铁路建设、轨道运营项目的网络系统,实现对全域内轨道运营、铁路建设、安全管理、资产经营等数据的汇总和动态掌握。”
“轨道医院1.0”“智慧车站”“智慧工地”等一系列丰富的“数字轨道”应用场景也落地见效。如今,“轨道医院1.0”已在浙江交通集团杭海城际上投入运用,这一集状态感知、数据分析、运维决策于一体的轨道交通综合运维平台,能够从不同方面为列车提供由内到外的深度“私人服务”,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原本需要15天才能完成一轮的碳滑板检测工作,现在3天就可以完成,而且以无人化、少人化的工作场景最大限度减少了作业危险。“轨道医院”建成后,将实现车载机电设备600多项、车体外观133项、轨道22项常见故障及病害实时检测诊断。
除此之外,在杭海城际的临平南站,智能服务感测、智慧大屏等无处不在的设施设备,可对人员、客流、设备等进行实时管控,使出行变得更加安全、高效、有序;在浙江交通集团主导建设的杭温铁路二期项目上,建设者们通过操作3D断面扫描仪,可即时、精确地获取隧道工作面岩石强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等信息,为后续施工、支护工作实现“探路”作用……
“数字轨道”时代正迎面而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