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产业更兴 家园更美 乡村更优

发布时间:2022-10-27 16:39:00来源: 四川日报

  原标题:产业更兴 家园更美 乡村更优

  10月25日,阿坝州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的甜樱桃林中,果园负责人刘明清和工人正为果树施有机肥,“这些肥料都是根据土壤、果树生长情况等定制的配方。”刘明清说。

  不仅肥料有定制配方,在人工授粉、套袋等方面,刘明清也摸索出了一系列管理工序和标准。在今年的甜樱桃上市季,这个果园出产的2万多斤甜樱桃被卖到北京、上海等城市,价格最高时达到每斤120元。

  还有更多人将因此受益。“搞农业不能吃‘独食’,得带着乡亲一起,才更具市场竞争力。”刘明清说,他已经把施肥、套袋等管理步骤和标准拍成视频、印成册子,免费提供给其他甜樱桃种植户,“目前全县都在推广这套种植标准。”

  强产业,是阿坝州推进乡村发展的着力点之一。近年,阿坝州坚定不移抓增收、抓示范、抓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抓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10月23日,在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果园里挂满红彤彤的苹果。当前正是卖苹果的最好时节,种植户唐国萍却在家坐着,只是不时拿出手机看微信。见记者面露困惑,唐国萍解释说:“等微信群里通知发货了,我才去采摘苹果。”

  原来,今年木栏村与成都一家公司合作,将村里的苹果树“挂”上电商平台供消费者认购。被认购的树在当年结出的苹果,挑选一定数量供应给认购人,剩余的种植户可以再拿去卖钱。

  “种了几十年苹果,这样卖还是第一次。”唐国萍以青苹果为例算了一笔账:过去商贩到地头收购的价格是1.5元1斤,通过认购直接卖给消费者,能达到4元1斤,还能剩余不少自己卖。

  该村党支部书记龙华贵透露,目前全村已有4000棵左右的苹果树被认购。

  当天,在红原县瓦切镇唐日合作社,10多人齐聚一堂,商量今冬明春购买1000多头牦牛育肥的事。去年10月,瓦切镇唐日村试点现代化养殖,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天然草地+人工种草+适度放牧+圈养补饲+科技+保险”的牦牛养殖模式。

  唐日村党支部书记罗让扎西说,用上现代化养殖方法,牦牛冬天不会掉膘,出栏时间可减少到3至4年,收益更高,草场也能得到休养,“第一年试点,合作社的牧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近年来,阿坝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构建“6+N”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新体系,大力实施产业富民、稳岗就业、消费帮扶三大行动,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数据显示,目前,阿坝州认定帮扶产品1675个,通过浙江省等各方帮扶力量,一系列“藏字号”“羌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迈向全国。“今年已实现帮扶产品线上线下销售5.5亿元。”阿坝州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抓示范,建100个“三家园”

  10月24日,壤塘县蒲西乡伊里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一根手臂粗的管道将山泉水引入鱼池。“这里水质好,今年村上增引项目资金100万元,建成冷水鱼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曾孝敬说。

  伊里村所在的卡龙沟,纵深长40多公里。村里因地制宜,沿沟布局产业带,完成牛、鱼、猪、鸡、肥、药等6个基地建设,建成有机肥生产、高原双低油菜种植加工、冷水鱼养殖等7大产业基地。去年,伊里村被评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伊里村第一书记李登科说,接下来村里还计划种芍药花、引进光伏项目。

  抓点示范,是阿坝州委、州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初,阿坝州制定出台“三家园”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推进”的要求,建设一批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园”乡村,探索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三家园”建设经验做法。

  建生态美丽家园示范村,是阿坝州建设“三家园”的内容之一。在黑水县沙石多镇杨柳秋村,通过挡水成湖,填湖造岛,移植林木,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的微景观,曾经的砂石场变成了网红景点——洛哩措,村民也趁势吃起“旅游饭”。

  “村里聚居的81户村民中,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就有20多户。”杨柳秋村党支部书记列如说,还有不少人在改造房屋,准备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

  根据规划,阿坝州重点在产业园区建设、示范乡村打造和乡村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力争到2025年创建1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培养1000名乡村产业、技术、管理等人才,创建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今年,阿坝州整合财政资金5.4亿元,已开工实施188个项目,涉及基础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计划集中打造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抓治理,乡村焕发活力

  10月23日,在金川县安宁镇莫莫扎村的嘉绒绿谷农家乐,老板马云美一边盯着农家乐扩建工程进度,一边谋划食材准备工作。为了迎接今年的红叶季,她投资了20余万元对农家乐进行扩建,“今后一次就可以接待近百人。”

  “11月就是这里红叶最美、游客最多的时节,我们准备在红旗广场举办文艺联谊活动,吸引更多游客住过来、留下来。”莫莫扎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华说。

  村民吃上这碗“旅游饭”,得益于莫莫扎村抓实乡村治理,积极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工程,同时建设特色景观游步道,实施村落亮化工程,加大村风貌提升和户庭院环境整治力度。

  “我们还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良的乡土文化,广泛开展‘孝善和俭’等活动。”杨国华说,村上还制定了倡导勤俭节约的村规民约,主张红事简办、避免攀比等,引导乡风越来越好。

  同样的变化在阿坝州各地悄然发生。在壤塘县石里乡中大石沟村,一栋栋造型独特的藏式民居整齐排列,连接民居的一条条道路也都整洁干净。很难想象,以前这里是县上出名的“脏乱差”村,牲畜散养乱跑乱拉,房前屋后各种物品摆放凌乱。

  去年7月,耿壤成勒来到中大石沟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村民的“尚美爱好”之心非常强烈,于是带领驻村工作队,依托壤塘县开展的“六新工程”项目,对全村进行了统一标准的环境大改造。“仅2个月时间,我们村就从‘脏乱差’村变成了现在的环境卫生示范村。”耿壤成勒说,现在不光是壤塘县的兄弟乡镇频繁到这里来学习,就连一些兄弟县市也经常来“取经”。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阿坝州持续深化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大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纵深推进“孝善和俭”道德传扬活动,让文明在乡村蔚然成风。(王鑫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中成)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