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厚度极薄,不到0.1毫米,仅为头发丝直径的一半;抗辐照能力超强,可在零上200摄氏度、零下180摄氏度温差交变的情况下不受影响,能抵抗各种大剂量有害辐照同时冲击和侵害。
这是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轻量化柔性抗辐照玻璃盖片。前不久我国成功发射的问天实验舱上也有它的身影。“这款特种超薄玻璃盖片历时一年半研制而成,比以往常规产品减重20%,降低了发射成本,使航天器可以携带更多仪器装备进入太空。”公司董事长卢勇介绍。
小薄片,大突破。这是创新驱动的成果体现,更是河北协同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要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近年来,河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活力,育强企业创新主体
疾驰的地铁列车里,司机通过专用无线车载台与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进行集群通话;地铁站台上,列车广播系统在向候车乘客播报列车进站信息;车站值班室内,值班员通过专用电话与同事沟通车辆运营事项……
在全国52个城市的22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背后,都藏着这样一张安全、可控、实时的“通信网”。这张“网”的打造是基于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轨道交通专网通信解决方案实现的。
树茂得益于土肥。从初涉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到参与全国20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的项目建设,远东通信的成长离不开河北长期以来精心营造的创新土壤。
超500名员工持有人才绿卡,共享受人才绿卡补助超1000万元……“创新离不开人才。一系列人才政策的出台,是我们不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公司总裁李军军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激发企业活力,助力每一步发展,河北出台了一揽子惠企政策。
派发“税惠红包”,助力企业发展底气更足。去年以来,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本大幅增加,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一度面临发展困境。今年,根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公司享受到了1500万元的加计扣除,加大研发、促进生产势头不减。目前,河北超过1.1万家企业享受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同比增长16.9%,加计扣除额达到371亿元,同比增长53.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派出“技术服务团”,助力企业发展质量更优。衡水市安平县的卡新丝网曾因一个小小的焊接点达不到标准而丢掉订单,由于技术力量有限,即使更换先进设备也无法解决低成品率的难题。为帮助企业精准“问诊”,今年,河北依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产业技术优秀创新团队等组建了科技特派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以河北科技大学科研院院长为团长的安平丝网产业科技特派服务团为企业“诊脉”,开出“药方”。改造方案争取年内完成,届时,企业成品率将提高到95%以上,生产效率提升一倍。目前,河北6个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服务团已全部到位,预计年底将增加到18个。
首次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补1000万元;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放开名额限制,打破部门垄断……
一系列政策叠加发力,企业竞相迸发活力。目前,河北共有市场主体729.3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科技领军企业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企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新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近几年,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场景不断增多。迎头赶上新发展机遇,本是一件喜事,可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波却有自己的“心事”:“应用场景增多,意味着地形环境更复杂多样,这种情况下,逆变器难以实现精准追踪。”
要对现有的逆变器产品进行升级,融入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在线、远程、自动、高精度光伏诊断成为挡在公司面前最大的难题。关键技术难以突破、项目发展阻力重重,怎么办?
发榜求才,合作创新。
依托“揭榜挂帅”制度,去年9月,英利发布一纸“求贤令”,引来众多“揭榜者”。申报不设门槛,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限制……仅一个月后,通过专家评审,“揭榜”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便成功“挂帅”。
项目组迅速成立,职能部门立即“开跑”。随着研究步步推进,如今,高效组件智能诊断逆变器产品的技术开发已完成,样品性能正在调试中。“项目完成后,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将大幅提升光伏电站运维效率,推动光伏行业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难题破解,于波信心满满。
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揭榜挂帅”制度是河北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聚焦主导产业重点需求,今年河北将对“揭榜挂帅”成功的企业给予最高40%、1000万元补助。
创新机制,滋养沃土。河北注重练好“内功”、主动作为,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河北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协作。今年上半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0.1亿元,同比增长39.43%,占全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六成多,京津已经成为河北技术成果供给的重要源头。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转化渠道如何打通?
去年,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就面临这样的难题:手握药品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却难觅合作伙伴共谋生产。就在企业一筹莫展时,河北省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利用平台资源,连线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促成双方达成共识。今年双方以1160万元合同额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将填补国内临床需求相关领域的空白。
一头连着实验室,一头串起生产线。为了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产品化、产业化,河北开启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直通车”,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常态化调研梳理,形成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同时,开展重点科技成果“大起底”,编制共享重点科技成果供给清单,助力需求侧、供给侧双向“奔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累计组织科技成果直通车等对接活动60余场,促成签约167项,合同额2亿元。
新引擎,加快培育新动能
一片不锈钢,薄如蝉翼,厚度还不到普通A4纸的三分之一,用手就能轻轻撕开……8月10日,位于邢台沙河市的河北博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装运下线仅有0.03毫米厚的“手撕钢”。
“这可是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等领域急需的不锈钢产品。”董事长杨笑世介绍,通过技术攻关,钢材实现精准薄的同时,磁性、板型平整度、表面光泽度、机械性能等指标也远超市场主流产品平均水平。
除了“手撕钢”,全国首创的低磁导率冷轧不锈钢带也是河北博远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牌”产品。“这款不锈钢带应用在手机背板上,可极大延缓手机因长时间使用导致的发热现象。”杨笑世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现在,我们公司生产的这些产品都成功代替了进口材料。”
创新创出发展新空间。加大技术研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从“低陋粗放”迈向“高精尖细”,科技引领下,河北钢铁行业发展提速。曾经难啃的硬骨头,如今萌发了新的生机。
以钢铁为主的传统产业是河北的当家产业,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战场。
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今年,河北印发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化工、食品等4个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包联方案。其中,仅钢铁一项就包括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等4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多措并举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全省钢铁行业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5倍、36.6%。
不只传统产业,创新的“音符”跳跃在河北各个产业领域。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廊坊维信诺全新VM6材料体系首次量产;普兴电子自主研发的硅外延片、碳化硅外延片供不应求;河北博威集成电路成功研发我国首款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基站功放,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创新步伐稳健,河北新型显示、现代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优势产业持续向好。
“专精特新”加快培育。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家支持资金5600万元,激起新一轮“补短板”“填空白”研发热潮。河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添773个新面孔,首次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今年上半年,河北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新引擎释放新动能。坚持创新引领,推进协同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河北正迈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