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首钢园打造花园式国际盛会

发布时间:2022-08-30 16:42:00来源: 北京日报

  继2021年服贸会之后,首钢园再次成为服贸会“双会场”之一,将承办专题展和部分论坛、会议及边会活动。

  服贸盛会举办已经进入倒计时,首钢园会场内是怎样的景象?记者昨天下午现场探展获悉,服贸会首钢园会场正在进行最后布展工作,花园式国际盛会将呈现在世人眼前。首钢园正全面打造服贸会现场服务2.0升级版,以更高质量的服务迎接各方来宾。

  展区布展进入冲刺阶段

  步入首钢园,印满服贸会元素的旗帜、指示牌将整个园区装点一新,就连园区内的步道都被装饰上了红、蓝、黄等各色铺装,静候着服贸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服贸会展览展示总面积达15.2万平方米,其中首钢园区服贸会场馆面积达9.4万平方米,包括文旅服务、健康卫生服务、体育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供应链及商务服务、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电信服务等8大专题展,将充分展示各类新技术、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

  从首钢园南广场东口进入园区,率先映入眼帘的是文旅服务专题展。在这里,观众可以体验各类科技感十足的智能5G+XR设备,冬奥期间各国运动员争相打卡的SoReal蛟龙号载人深海模拟体验器将首次面向公众展示。

  走进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展馆,记者看到各个企业的展台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后的装修,建筑沙盘、设备模型、建筑机器人……每个区域都充满看点。在上海宝冶集团展区,北京冬奥会上的明星建筑——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首次以沙盘形式在此亮相;在中建安装公司展区,一只灵敏又活泼的机器狗吸引了探展媒体记者的目光,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只机器狗实际上是一台巡检机器人,它具备人脸识别、不安全行为识别、安全风险识别、工地现场数据采集等多种功能,是保护工程建筑安全施工的好帮手。

  在金融服务专题展展馆,知名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将集中展示创新金融技术与金融服务,如视频移动营业厅、自动驾驶金融服务车、无人驾驶数币支付体验车、中国台风巨灾模型、企业自主研发区块链等。

  营造更佳观展体验

  “园区聚焦改造提升、功能提升、活力提升,精心打造服贸会2.0版。”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相关场馆、会议室、景观、照明、绿化、慢行系统等全面完成并交付运营。服贸会首钢园会场共有15座场馆,面积9.4万平方米,提供17个颇具工业风特色的会议室。今年服贸会检修了展馆设备设施,展馆内监控和语音播报系统进一步优化。

  不仅场馆质量变得更优,功能利用也变得更佳,助力首钢园打造后工业景观风貌特征的花园式国际盛会。14号和15号场馆为开放式的膜结构场馆,利用今年春季种植季,两个展馆间新增了1.2万平方米的大草坪。根据游客主要步行路线,园区新增2000余平方米铺装道路,花丛掩映中的工业遗存景观小品颇为亮眼。

  园区还优化交通节点,周围形成环状市政道路网,对行人、车辆、公共设施的指引标识优化升级,根据道路特点设置更为显著和连贯的导视图和导向标识,优化交通组织和人流车流动线。根据统一安排,服贸会首钢园会场增加了机场、酒店及国家会议中心对开接驳车,周边停车场、地铁口至会场的摆渡车,以及园区内电瓶车的数量,提高发车频率。

  园区高质量发展释放新动能

  除了展厅内的专题展,展厅外的公共空间也亮点满满。室外空间随处可见的美食车、饮料亭已经就位,高空步道下还搭建了一片北京老字号餐饮区,二友居、护国寺小吃等北京老字号企业均聚集在此,等待观众光临。

  夜幕降临,首钢园开启“夜间模式”,各场馆和焦炉、煤仓、料仓等工业遗存在不同特色灯光艺术装置的装点下释放新魅力,市民游客纷纷来到首钢园欣赏夜景,一个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活力四射的“夜首钢”在京西熠熠生辉。

  服贸会期间首钢园的夜色将被灯光点亮,园区为参展参会人员及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及消费的新场景。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基础上,服贸会期间首钢园增加了制氧创新中心、六工汇购物广场、金安科幻广场等区域餐饮配套。首钢园“文化商圈”逐步形成,商场、餐厅、体育馆、艺术馆、书店等持续升温。

  同时,首钢滑雪大跳台、三高炉秀池、极限公园等网红地继续吸引人们“打卡”。借服贸会举办契机,首钢园通过品牌展示、活动推介、园区考察等提升社会影响力。首钢园还将积极营造服贸会氛围,围绕推进园区产业复兴和活力复兴,打造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的活力空间和发展热土,展示首钢园跨界融合的都市型产业社区风貌。

  首钢园正在举办重大活动中释放新动能、彰显新活力。据了解,首钢园将紧紧抓住服贸会契机,把承接服贸会与转化利用好冬奥成果、做好后冬奥文章有机结合起来,与园区开发建设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的聚集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动园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