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推进一流司库建设 中信银行助力企业实现“价值创造”

发布时间:2022-08-26 14:51:00来源: 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2年初国资委1号红头文件《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后简称《意见》)的发布,意味着以“司库”建设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精益化管理,成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也在特殊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支撑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使命。

  中信银行借助多年经营积累的庞大央国企客群,以及长期深厚积淀的对公金融服务体系和交易银行金融科技能力,充分发挥了自身“金融+实业”的优势条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数字司库建设推动上迅速行动,大力推动政策、银行、企业综合维度的“价值创造”。

  政策:把握数字经济战略机遇 司库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国资委在《意见》中提出,要“力争2023年底前所有中央企业基本建成‘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司库系统,所有子企业银行账户全部可视、资金流动全部可溯、归集资金全部可控”。具体来看,此次国资委强化央企司库体系建设,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整合银行金融产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打开与央企国企全面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在司库建设方面积累了完善的经营体系和丰富的产品方案,借助交易银行、国际业务和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差异化优势,为央国企司库体系建设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

  据了解,中信银行为满足对公客户资金管理的需要,以线上渠道为主,线下渠道为辅,向客户提供包括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收付款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功能在内的境内外全球化综合性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另外,中信银行通过先进的现金管理服务,重塑了银企合作模式及流程,帮助客户实现对自有账户和资金的全面掌控,管理决策链、生产经营链、客户服务链更加敏捷高效,助力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控业务风险。

  银行:财资生态助力司库建设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国资委对央企提出的司库建设要求,使得当前银行对公业务经营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同时也让新型数字化公司银行业务领域充满机遇。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做好司库体系建设及管理,中信银行打造了智慧财资平台,聚焦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能,围绕“收、付、管、融”四大场景,以客户分层管理为基点,搭建智能化财资业务中台,推出账户管家、收款管家、付款管家、流动管家和财资管家等五个产品系列,实现资源整合、能力整合、服务整合,由单一资金服务拓展为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资金+信息”的一站式、多元化财资生态服务,赋能企业财资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在服务场景方面,重点切入集采统销、政府招投标、收支智能匹配、供应链金融结算、交易平台资金登记簿等多个细分场景,为机构客户、产融平台、核心企业及上下游提供线上化资金流及信息流整体解决方案,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目前,中信银行的场景服务方案已成为支持经营机构对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行业标杆等优质企业营销合作的破冰利器,目前该行落地优质客户项目超80个,为重点客户交叉营销、合作绑定、深度经营创造了更好条件,强化了战略合作地位。

  企业:一揽子财资创新产品 一站式司库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司库体系建设,中信银行通过将客户条线、产品条线和科技运营支撑条线全面融合,实现境内与境外企业银行账户、资金集中、融资统筹、融资担保等多项业务模块打通,体系化整合金融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建设服务方案和产品包。

  以中信银行“牵手”H集团为例,该集团成立于2008年6月,经营范围以钢铁为主业,形成矿山资源、金融服务、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集团的供应链平台、物流平台、工业品超市平台等,先后使用中信银行产品超过27个,其中财资管理类产品9个。通过对接智慧物流平台,实现物流领域内2万多名司机的结算代发、财务报销、单位结算卡及白名单商户消费等,实现了“账户中心”“结算中心”“资金中心”等多模块综合司库服务。

  据介绍,2022年中信银行为企业打造更加智能化、智慧化的“财资生态”,聚焦企业司库建设70个模块、875个业务功能点建设,推出面向全时空、全场景的“线上+线下”一站式金融服务方案。另外,中信银行还推出了覆盖客户经营全链条的财资管家系列服务,从账户管家、收款管家、付款管家、流动管家、增值管家五个方面,运用网银、手机APP、外联API、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数字化渠道,全方位服务企业日常经营和司库管理,解决传统企业资金和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企业经营资金流、业务流、商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

  助力企业司库建设的过程,也是银行不断创新金融科技、打造客户经营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信银行“财资生态”将于近期正式面向企业客户,通过提供业务咨询、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落地实施,助力企业有步骤、成体系、全方位搭上“数字列车”。(彭小芳)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