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理人”激发社区共建活力
作为城乡聚落的最小单位,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场域,承载着社交和情感连接,凝聚着社会细枝末节的变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文化正发挥着引领作用。石景山区鲁谷街道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尝试以“城市主理人”激发出居民的公共精神,让手绘帐篷、露天开麦、晒物市集、“山与理想”夏日影院、梦幻天幕打卡等时尚新奇的公共文化活动纷纷落地。
点亮微光 以文化温暖人团结人
“城市主理人”概念的首次提出,源自今年3月末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运营团队——郎园“文化在地”板块在网上发出的一则招募。“每个平凡的梦想,都蕴有创造奇迹的力量,相信在你喜欢的领域,总能释放惊喜。”这句简单的广告语点燃了95后姑娘郑赛的热情。她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外企负责品牌推广,闲暇时间会上台说脱口秀,也喜欢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我觉得这是种崭新的社交方式。”家住望京的她,都还没来得及看清地图上鲁谷距离自己有多远,就报了名。“我想组织大家玩儿桌游、露天开麦,一起玩起来,把年轻人从社区里‘挖’出来。”郑赛的想法,与郎园“文化在地”板块负责人马进的想法不谋而合。
马进自去年秋天带领团队入驻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后,就展开了细致调研。“由于传播渠道单一、活动设置缺少新意,来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总是同一批人,传统文化活动的‘拉新率’很有限。”马进说,鲁谷街道是石景山区的经济高地,居住着许多在大企业中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居住在鲁谷,却喜欢去城市的东部享受文化娱乐生活。我们很希望改变这种状态。”
为了打破僵局,郎园团队想到去招募和培育“城市主理人”。马进把这个群体的画像定位于社区里闪闪发光的种子。“他们相比以往的文化志愿者更具有组织策划能力,且创意更新,他们作为文化项目的带头人建立各种文化兴趣小组,吸引影响更多人,最终从几个闪闪发光的个体变成几个闪闪发光的小星球,增强社区凝聚力,以文化重构社区链接,重塑和睦邻里关系,提升在地居民的认同感和获得感;用文化激发社区活力,引导达成社区共识,培育社区精神,引领基层治理。”
化概念为模式 激发在地文化潜力
如今鲁谷街道已团结了20多位“城市主理人”,有鲁谷地区老住户,也有外来置业、租住、工作的年轻人,还不乏远道而来的热心人。要把报名冲动化作实实在在的项目,形成一套科学的服务模式,还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钻研精神。
90后姑娘乐子整整打磨三个月,才落地了全新设计的女性沙龙“听她说”。乐子虽有热情但并不擅长吹拉弹唱,她最大的优势是共情强,这可不容易设计出合适的服务项目。“我一直琢磨社区文化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的服务对象是谁,活动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渐渐的,她瞄准社区生活的主力——女性,设计了专注于女性自我发现的谈话活动。“我的想法不是诉苦,而是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7月下旬,“听她说”沙龙首场活动满员开放。活动的“前菜”是色彩心理学小游戏,“主菜”是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升华部分则是大家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寻找新的生活目标。在活动启发下,一位中医世家的后人决定发挥特长为邻居们提供保健咨询,这让乐子获得了巨大成就感。
即便有一技之长,要想成为主理人也需要精心打磨。首钢退休高级工程师胡善清擅长国画,曾临摹绘就了8米长《清明上河图》。她的女儿曹卉也着迷宋朝文化。两人甚至在驼铃古道设立了一个小小的书画艺术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了向邻里们普及《清明上河图》及其文化背景,曹卉报名来当“城市主理人”。“单纯讲作品或时代都有些单调,缺少吸引力。”曹卉说,后来在郎园团队的建议下她在讲座中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请大家体验我妈妈的临摹方法——定位比例放大法。在米格绘画纸上铅笔起稿、墨笔勾线……”8月26日,这场精心设计的讲座即将在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隆重推出。
参与式共创 打造社区神奇能量场
线下的社区绘画活动、社区音乐会,线上的青年云上社交派对、云上端午直播……今年二季度以来,由“城市主理人”提议、策划和主持执行的多项活动获得居民点赞。青年云上社交派对里,80%参加者是居住在鲁谷社区的年轻人。社区音乐会上,平常不好意思在外露脸的阿姨们组团报名露天表演,展现自己的“另一面”。在新奇文化活动引领下,在“城市主理人”感召下,一种参与式共创模式,正打造出社区的神奇能量场。
居民们不仅享受文化活动,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听她说”项目号召下,十多位女性报名当志愿者服务社区文化,她们的转变又影响了各自的家庭,带动更多人关注社区建设。每一个“城市主理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郑赛5月和7月分别主持了两项社区文化活动后,就深深感觉到“这种责任感增强了我的归属感,让我更融入北京”。而社区对于这些崭新文化项目的包装、宣传和推广也让主理人们有了贡献更多好创意、好活动的动力。
“城市的主体是年轻人,这些崭新的活动和策划,与那些传统的针对老人和孩子的社区文化活动形成了互补,调动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鲁谷街道办事处主任靳晶说,“无论是文化空间还是文化内容,我们都希望经营得更有吸引力和参与感,能和地区经济以及基层治理相结合。”她介绍,目前鲁谷街道有室内公共文化场所约3000平方米,到明年底室内公共文化场所会新增5000平方米。除了现在大热的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鲁谷理想家”,还将推出5G+8K高配置的“试听小站”,满足小型专业团队和社区活动的直播所需。伴随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更充足,未来,“城市主理人”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