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1984名江苏医护驰援琼藏 同心携手抗击疫情

发布时间:2022-08-16 16:33:00来源: 新华日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疫情暴发以后,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连日来江苏省先后组织医疗力量分赴海南、西藏,支援当地开展流调、社区防控、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等抗疫工作。苏琼同心,汉藏一家。至8月14日,全省1984名医护人员合力支援两地抗疫,在全国抗疫“一盘棋”中再次展现“硬核”江苏力量。

  凌晨抵达,8点就开始“上岗”

  “无锡252位援琼核酸采样队员,8月12日下午从无锡硕放机场出发,傍晚抵达海口后又改坐大巴4个多小时才到达住宿点,整理完行李已是凌晨1点多。”江苏省援琼核酸采样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金彦斌告诉记者,次日早上8点,大家顾不得疲惫就出发直奔核酸采样点。

  此次,无锡队员负责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抱由、千家、志仲4个乡镇的核酸采样任务。海南气候潮湿而炎热,穿着防护服的队员们,一会儿工夫浑身上下就被汗水湿透。

  “队员们采样任务结束后,经常有村民送来椰子、火龙果及饮料等慰问品,让我们非常感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吴欣育护士长说,这让大家感觉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14日上午,在抱由小学采样点,萱萱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给江苏医疗队送来他们手绘的“大白”。“谢谢你们来支援乐东!苏琼同心,抗疫必胜!”萱萱妈妈告诉采样队员,小朋友在电视上看到江苏核酸采样队星夜驰援海南的报道后,非常兴奋,当晚就开始动手画画,一直熬到很晚。

  据了解,江苏援琼1011人的医疗队核酸采样队,由无锡、常州、扬州、镇江4个市68家医疗机构抽调医护人员组成,他们抵达海南后分别支援乐东、琼中、屯昌、文昌、定安等地的核酸采样任务。截至14日,累计出动1552人次,完成采样66.4万人份。

  “老兵”出征,支援方舱医院

  8月5日至15日下午,江苏先后派出流调和社区防控队、核酸检测队以及核酸采样队1770多人支援海南省疫情防控。另有200多人组成的采样、核酸检测、流调、医疗救治、院感管理及设备保障队驰援西藏。

  江苏省援琼医疗队方舱队领队、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介绍,援琼医疗队方舱队由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南医大二附院、中大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省疾控中心等6家医疗卫生机构抽调医务人员和疾控专家组队,共519名医护人员,于8月14日凌晨抵达儋州市,按计划将整建制接管儋州市第二方舱医院2000张左右床位。

  占伊扬介绍,这些医护人员大多数具有援鄂、援沪抗疫经验,特别是有方舱管理工作经验。儋州市第二方舱医院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将拥有4200张床位。“15日下午,医护骨干进舱提前熟悉整体布局和工作流程。”占伊扬说。

  江苏省中医院101人援琼医疗队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等多个科室部门。“还有半小时,我就要进舱再检查。”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魏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抵达海南这两天一直在进行小队内的组织框架梳理、感控训练、出入院管理演练。魏瑜已经“三上战场”。“第四次出征,有过抗疫经验就比新手更容易适应,这也是‘以快制快’的要求,是我们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魏瑜说。

  “今天下午进行压力性测试,以应对大批量同时被送来的新冠患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务处处长李云涛介绍,医院100人的队伍分成党建督查、感控、医疗、护理、物资保障、联络、健康管理多个小组,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收治患者的准备。“到了前方后我更深刻感受到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作为医生,我责无旁贷。”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54人的援琼队伍,其中52位是“娘子军”。该院援琼医疗队领队、院护理部副主任王蓓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她表示,“大家连续两天都忙到凌晨两三点才休息。当地方舱建设效率还是很值得点赞的,比如中午时方舱内还什么都没有,下午床和床上用品都已经摆好了……”

  伟大抗疫精神绽放高原

  连日来,西藏的疫情防控工作时刻牵动江苏人民的心。江苏第一时间组成援藏抗疫医疗队,星夜兼程,驰援拉萨。西藏地处高原,低温缺氧,再加上当地疫情复杂,不熟悉情况的人很难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正是基于这几点考虑,江苏省卫健委领导反复斟酌后,决定让6月底刚援藏归来还在休养中的高鹏,担任江苏援藏抗疫医疗队总领队。

  “工作千头万绪,这几天我们几位援藏抗疫医疗队负责人总共没睡过10个小时的觉。”高鹏声音嘶哑地告诉记者,最多一天,他两部手机接打电话200多个。高鹏介绍,援藏抗疫医疗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骨干力量,其中81位党员,还有2位预备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是杠杠的。

  据介绍,江苏援藏抗疫医疗队200多人,主要来自泰州、扬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省疾控中心和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脑科医院等。为确保安全,江苏援藏指挥部为每位队员配备氧气瓶。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江苏援藏医疗队队员、南京脑科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孙丰和23位同事,8月12日凌晨抵达拉萨。他一个人负责全队生活物资保障。这几天随着援助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过来,他带着当地3名志愿者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搬东西,然后再将几吨物资一一清点。本就有些轻微高原反应的他,戴着口罩更感觉呼吸困难,电话这头能听见他呼吸声粗重。

  “每当我感到不舒服时,我就深呼吸,慢慢让自己平静下来。”南京市第一医院核酸采样队员杜雨婷说。11日晚抵达拉萨,杜雨婷和队员们的核酸采样工作已经马不停蹄地进行三天。这三天,队员们和当地居民、志愿者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一开始时,这里由于缺乏疫情防控经验,采样台布置不对、防疫物资不足、人员衔接不畅……经过磨合,我们的采样量翻了一番。”

  统计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梳理其年龄、地区和职业分布情况……对江苏省疾控中心的流调专家霍翔来说,一天的工作是从凌晨开始的。他告诉记者:“病例的发现方式有11种,哪些病例是在管控状态下发现的,哪些在非管控状态下发现的,我们会对每一个病例进行分类,通过这些来研判疫情形势。”完成这样一份报告,霍翔和团队成员一般需要数小时。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来自江苏的20位流调专家已经持续一周。“每天只有4小时左右睡觉时间,有些队员还会因为缺氧而失眠。”霍翔说,因为高原反应,队员们每天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没有一个人申请退回。“拉萨白天光照强,队员们穿着隔离衣,戴N95口罩,检查和指导中高风险区的防控情况。他们每天都会打很多电话,常常喘不上气,防治高原反应的药物和氧气罐成了我们的必备品。”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