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阳一张纸携宋韵点亮乡村研学新热点
一根竹,如何“变”一张纸?一摞纸,如何“现”一本书?2022年暑假以来,杭州市富阳区文广旅体局推出“一张纸的研学游”宋韵研学线路,让地处湖源乡新二村的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成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热门“打卡”地。
讲好千年竹纸故事,让非遗技艺得以活态传承
富阳竹纸制作始于唐五代时期,兴于宋。富阳元书纸以“制作精良、品质精粹、光滑不蠹、洁白莹润”而被誉为“纸中上品”,北宋真宗时期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宋庆历六年登进士第的富阳人谢景初,用元书纸创制十色笺,后人称“谢公笺”,与“薛涛笺”齐名。
千年前,一根竹子与水的相遇,使得一门古老的手艺流传至今。2006年,以元书纸为代表的富阳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5年,“湖源元书纸”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核准;2018年,元书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近年来,湖源乡围绕描绘共美共富“乐水湖源”新画卷为发展目标,整治提升传统优势民生产业,以杭州市级非遗传承人、乡村产业技能大师李文德的富阳大竹元竹纸工坊为龙头,在富阳7个造纸文化村之一的新二村打造元书纸制作园区,破解了污水治理难这一制约传统造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这句谚语说的就是竹纸制作需要72道工序。每道环环相扣、精工细作,不允许有半点马虎。从一根青竹到一张竹纸,全过程历时约两个月。这份辛劳,可想而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大竹元造纸坊传至李文德手里已是第九代,他曾在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现场展示元书纸古法制作技艺,获得组委会颁发的“最佳演示奖”。对他来说,做竹纸不只是一门手艺,而是家族留存的一份记忆。
李文德怀着匠心与坚守,四处收集老物件、影像资料,寻访老纸农、纸文化研究者,筹建集展陈、文创、研学、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元书纸文化展示馆,讲好千年竹纸故事,让非遗技艺得以活态传承。
通过“非遗+”拉长产业链,奏响乡村“共富曲”
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于2021年6月开馆,2022年又拓展了体验互动区、书画创作室、国学馆。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元书纸全套制作工具,见证元书纸的源远流长、36道主要工艺的原汁原味,触摸元书纸及高仿《富春山居图》等衍生文创产品,还可以亲身体验竹帘抄纸、制作花草纸和信笺纸、甲骨文拓片、活字印刷、写字绘画、古籍装帧等项目,沉浸式感受“富春山居·宋纸新韵”的独特魅力。
“富阳大竹元文房四宝体验”自入选“2021杭州亚运人文体验点”后,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体验造纸之乐、文房之趣。
这个暑期,这里已接待30多批次学生团队,富阳独有的“人尿发酵法”沤料技术和“荡帘打浪法”抄纸技术令孩子们大为惊叹。“一张纸的研学游”在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为当地农家乐、民宿带来客源,并带动农产品销售。
2022年5月,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上榜第一批杭州市乡村(社区)博物馆名单。李文德邀请良渚博物院专家前来考察指导,希望通过两馆结对共建,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渚博物院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为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运营出谋划策,提升“一张纸的研学游”内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一起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这让我们传承保护非遗文化、奏响乡村‘共富曲’的信心更足了。”李文德说,大竹元竹纸工坊正在申请创建省级非遗工坊,通过“非遗+”拉长产业价值链,让这张千年竹纸在新时代继续绵延生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