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陵川:泥醒花香竞芬芳

发布时间:2022-06-15 16:04:00来源: 山西日报

近年来,陵川县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康养村。张文庭摄

  巍峨耸立的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在太行山最南端山与山的间隙中,峻岭与中原的对接处,就是革命老区陵川县。

  在这个山势陡峭、险峻秀美、灵动天然的地方,曾激昂唱响《在太行山上》,千名号兵从这里出发,走出太行,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穿越硝烟战火,回眸烽火征程,这里是一块凝结着无数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红色沃土,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而今,走进陵川,平坦的油路铺进村庄,新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鳞次栉比,富民产业项目遍地开花……奋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陵川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过去的千山万壑变为如今的遍地“黄金”,绘就出一幅幅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美好画卷。

  甩掉穷帽子 过上好日子

  5月9日,在陵川县附城镇后山村,蒙蒙细雨拍打着嫩绿的枝芽,撑着雨伞,程森林迈着轻松的步子,和同村的工友们早早地到了后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工厂负责生产足球、橄榄球等体育用品,工作难度不大,我们40多岁的人都在这儿就了业,一个月能挣近3000块钱。”在这里工作了4年的程森林满足地说道。

  “原来我们都住在山里,山路颠簸,进趟城很麻烦,生活条件也很差。”回忆过去,程森林眉头微皱,他说,过去曾住在附城镇岭东村,山高路远,全家就靠几亩土地生活,所住的土坯房也渐渐成了危房,日子过得艰难,他被村里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扶下,陵川县精准发力、因户施策,在全县形成了以集中安置小区为核心、分散自主安置为补充、特困兜底安置为底线的易地扶贫搬迁大格局,并同步谋划后续产业发展。也正是那一年,程森林家搬到了附城镇后山村的扶贫移民小区。与程森林一样,全县19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711名贫困群众陆陆续续搬出了大山,过上了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美好生活。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晋城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陵川县处处涌动着甩掉贫困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热潮:一项项金融扶贫发展了一批增收明显的产业项目,一个个集中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一批批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教育资助项目精准发力……如今,全县产业集群日渐崛起,“棋源叉车工”“陵川焊工”“山西护工”等劳务品牌日渐壮大,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沟沟里的贫困群众,转眼间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经过八年奋战、五年攻坚,陵川县2017年成功摘帽,2018年贫困村整体退出,2020年底顺利“交总账”,全县83个脱贫村、9165户脱贫户、25250人,未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这个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县“穷帽子”真正彻底摘下,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踏歌前行。

  端起生态碗 吃上康养饭

  群山环绕,浙水源头,有一个明清民居特色遗风的古朴小山村,也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起点,便是六泉乡浙水村。

  “有了这条路,越来越多的游客专程前来,享受村里的慢生活。”循着蜿蜒纵横的石板小径,潺潺溪流叮咚作响,只见排排灰色房屋紧凑地依偎在大山之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和沟通上党、豫北商贸的阳马古道诉说着久远的历史,一景一物相互交织,让时间在这里仿佛走得特别悠然。

  “虽然山奇水秀、历史悠久,可过去的浙水村却是个典型的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靳慧勇蹙起了眉头说道,常年藏于偏僻山谷,地上无产业、地下无资源,交通闭塞,老年人出不去,年轻人不想回来。

  2018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开工。陵川县以此为契机,坚持路村共建、景村相融,从简单的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村容村貌等统筹发力,带动了沿线村庄建设和乡村振兴。

  “路通了,日子就活了。乘着这股东风,我们在全县率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里1065名群众成了合作社的股份持有者,有效盘活了村内29处农房和200余亩土地。”靳慧勇说,2019年,村里先后建起了古镇浙水驿站、中高端民宿、连翘茶园、采摘园等集体经营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农林文旅康融合产业。

  2020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通。依托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村民们争先开起了农家乐,迎来了一批批远道而来的游客,这个昔日小山村日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康养村”。

  多年来,陵川县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形成了沿线7个乡镇51个行政村“串点成线、集群推进、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王莽岭景区整治提升工程统筹推进,规范了锡崖沟、东庙华、马武寨等周边十多个村庄的乡村旅游产业,使1000多户近4000名群众从中受益;古郊乡松庙村以太行山水为背景,发展起了高端民宿产业;附城镇丈河村围绕“中国车谷、慢养山居”定位,打造高品质“生态康养”文旅示范区……

  山还是那座山,但如今,凭着这“绿水青山”,手中的“康养饭”越吃越香。

  昔日荒山坡 如今遍地金

  初夏时节,远望山坡,嫩绿的连翘叶在微风吹拂下,团团簇簇,摇摆着身姿。

  “现在叶子特别嫩,做出的茶很是清甜。”伴着清冷的晨风,裹紧身上的厚外套,古郊乡古郊村村民魏月娥麻利地将一个袋子套在手腕上,细心地采摘着连翘叶子。

  今年60岁的魏月娥说,她的儿子先天残疾,自己又不能从事重劳动,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做梦也没想到,过去眼中百无一用的连翘叶,如今竟成了致富的宝贝。“白天摘好送到厂里,晚上就变成了钱,我们夫妻俩一年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

  魏月娥所在的工厂是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许雪梅告诉记者,他们将连翘叶开发为绿茶、红茶、黑茶等系列连翘茶,年销售量突破300万元,为周边十余个村庄400多个贫困户带来直接收入100多万元。

  全国连翘看山西,山西连翘看陵川。陵川县现有中药材分布面积126万亩,分布野生中药材品种多达521种,目前有20多种适宜栽培的中药材在全县广泛种植。

  为了更好地让中药材成为村民致富良药,近年来,陵川县先后引进山西兰花太行中药、山西九州天润道地药材、国新晋药、山西百草盛生物科技等十多个中药龙头企业,开发了中药饮片、中药面膜、中药牙膏、连翘茶、紫苏茶、黄刺玫精油等中医药康养产品。同时,积极开展中药材康养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康养+中医药”产业的深度发展,不断把荒山打造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目前,陵川县正加大马力建设中药材产业园,打造集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药食同源加工产业、药茶加工、仓储物流商贸产业、康养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等于一体的空间布局。园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中药材基地规模,增加就业岗位3000个,带动全县80%以上的贫困村6000余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富裕富足的重要引擎,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更为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中药材产业基地提供高效的产业集聚平台。

  记者手记: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陵川这片红色热土,流淌着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不仅见证了革命老区斗争的历史,更见证了陵川人民不畏困难、接续奋斗的精神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陵川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使一批贫困群众过上了新生活,谱写了革命老区发展的新篇章。

  红色沃土今朝巨变。如今的陵川,正以“绿水青山”这一生态优势为最大竞争力,构建以“康”为主体、“养”为特色、“游”为纽带的多业态互补康养旅游产业格局,让特色产业变身绿色财源,持续为老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征程中奏响时代强音、书写精彩画卷。(郑璐 吴艳斐)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